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02-03 17:16
>时间
2017.2.5(星期日) 15:30 - 17:00
>地点
广东时代美术馆1楼公共多功能厅
>主讲
潘律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助理教授)
>参与方式
中文讲座,免费入场
文献/档案(archive)正成为越来越多的艺术家、策展人、艺术史研究者、艺术档案管理者以及社会实践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档案有着创造性述说的潜能, 而不同的人通过创作、策展、艺术史写作等去言说和解读档案的背后往往隐含着重塑历史主体的欲望。 在本讲座中,讲者将首先从文化研究学者的视角提出我们应该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理解archive这个欧洲词汇在汉语中的几种译法以及它们互相之间的张力。之后,讲者将用她于2016年6月在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所完成的研究和最终展览以及她2016年12月在柏林都市与艺术研究中心(Z/KU)驻留期间,以艺术家身份开始启动的“不重要的档案库”(Insignificant Archive)项目为例,探讨我们如何打散、拼组、诠释历史碎片的过程,让其既撼动既有的单一性的历史叙事,也让档案库成为一种面向未来、激发多元社会想像的空间。
讲者简介
潘律現任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助理教授。潘博士是德国拜罗伊特大学跨文化研究硕士和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她曾在柏林科技大学(2008 - 2009)和哈佛燕京学社(2011-2012)担任访问学者,并在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担任驻场研究员(2016)。她是两本英语专著 In-Visible Palimpsest: Memory, Space and Modernity in Berlin and Shanghai (Bern: Peter Lang, 2016) 和 Aestheticizing PublicSpace: Street Visual Politics in East Asian Cities(Bristol and Chicago: Intellect/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5) 的作者。 她和王博共同执导的影片Traces of an Invisible City(《港城三记》) 於2016 年进入韩国DMZ 纪录片电影节亚洲竞赛单元以及2017年2月于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举行的《故事新编》展览之电影单元。2016 年底,她于德国柏林艺术与都市研究中心(Z/KU)担任驻场艺术家。
近 期 项 目
来源:2017-02-03广东时代美术馆广东时代美术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