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泰斗程十发故世

  17日18点58分,沪上国画大师程十发于华东医院安详地走了,享年86岁。两天前(7月15日),发老进入深度昏迷状态,经过4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一度停止50分钟的心脏再次起跳,创造了奇迹。直至17日离世,发老又挺过了50个小时!   顽强   昨晚,华东医院九楼走廊的尽头,一片悲伤。两天前,程十发的亲朋好友在这里陪伴他经历了紧张、惊险的4小时;此时,同样的一群人却在沉痛中送走身边这位幽默、乐观的老人。   “没办法了,真的没办法了……”程十发的儿子程多多靠在墙边,不停地说着:“心脏从停止跳动50分钟,到挺过50个小时,已经没办法了,连起搏器也起不来了。”据悉,就在发老生命最后一刻,医院还尽全力抢救,为其输血2千升,但终因年老衰竭,回天乏术。   就在50个小时中,程十发的家人时刻守护身边,而华东医院院长俞卓伟也是坐在椅子上没有入睡过,分分秒秒应对发老随时发生的变化。17日,俞院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发老在临终前血压已经测量不出来了,但是心脏一直非常顽强。”   深情   记者在现场不仅见到了发老的家人、画界同仁,还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滑稽明星王汝刚。   发老生前特别喜欢看王汝刚演的滑稽戏,也因此与他结成了忘年交。17日一整天,王汝刚一直守候在老人身边。当老人去世后,他就协助发老的两个儿子处理后事,忙前忙后,全然就是自家人。发老的儿子程助说:“为爸爸穿衣衫、穿裤子,都是王汝刚安排的。”正说着,王汝刚就拿着发老家人从家里带来的白衫黑裤,领着几位家属进入病房,为发老作最后的穿戴。   亲情   穿戴完毕的发老安详地躺在病床上,一束鲜花放在他的身上,周围站满了生前的亲朋好友,准备和发老最后送行。   此时,儿子程助、程多多突然想起了什么,赶紧转身寻找——原来是发老生前最喜欢的那副眼镜。“一定要为爸爸戴上眼镜的。”儿子抽泣着,打开层层包裹,恭恭敬敬地为父亲戴上了最后的眼镜。   “我们回家啦……我们回家啦……”,“外公走好……外公走好……”发老的儿子、孙子、外孙女等家人依次在发老遗体前跪地叩头——悲恸欲绝,整个病房唯有阵阵哭喊声。   回首   两年前,发老因疝气手术住进入了华东医院。就在9楼的这间病房内,发老整整度过了近两年。   在这间并不大的病房里,除了窗台上一排发老和医院医生等的合影外,发老病床边仅仅摆放了两件东西,而这些却都意味深长。   一件是一个傣族娃娃。这不由令人想起,发老1957年赴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并对云南傣族的傣戏留下了深刻印象,由此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创作了代表作《小河淌水》。可以说,云南傣族对于发老的国画创作影响深远。   一件是一幅连环画绣像,画上正是手持三板斧的程咬金。发老的书屋名为“三釜书屋”,因为“三釜”既程咬金的“三板斧”,而发老生前作画,常在画上落款“咬公后人”。想必,发老在院期间,不忘将“程咬金”请来和自己作个伴。   至于将一排照片放在窗台上,发老生前抬眼就可望到。因为发老除了画画,生平最喜欢的就是摄影,有人甚至称摄影是发老的另一支笔,不过发老却一直说,“不要代替画笔,是用光的关系,摄影没有光就不行了。”   地位   17日晚8点30分左右,发老在众亲友的陪伴下,从病房推出送往太平间。此前,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也一直在为发老的后事忙碌着。乘间隙,施大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匆忙而肯定地表示:“发老就是中国画坛的泰斗!”   “发老可以说是画坛的开派之人、领军人物。”中国画院副院长车鹏飞说:“他先前是画山水画的,此后转为画连环画,代表作有《阿Q正传》、《胆剑篇》,这些作品中他运用了此前山水画中的多种手段,独具一格,而后的人物画,更是具有典型意义。”   而发老的弟子、香山画院院长陈明则表示,“因为他的存在,让上海这座城市在画坛上令其他城市刮目相看。可以说,他是继任伯年之后,当代画坛最具创作的画家。”

作者:王健慧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