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2-22 09:01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
2015-12-26~2016-03-26
开幕时间:
2015-12-26 16:00
展览城市:
四川
展览地址:
重庆星汇当代美术馆
艺术总监:
杨述
策 展 人:
倪昆 李勇 金泰俊
展览介绍:
GCA当代美术馆的开馆首展“链接—在地与游牧”所设定讨论的主体,落在了全球化语境背景下的在地及流变之间,城市与城市化,媒介与景观,区域与中心,以及由此所指所共构的碎片化的全球化图像,构成了本次展览的讨论出发点及核心话题,来自中国,韩国的共26位艺术家将加入到本次讨论中,并将以各自的艺术实践来展开具体的回应,对话,乃至质询。
回到讨论起点,人类学家阿尔让• 阿帕杜莱(Arjun Appadurai)关于交织下的全球化景观之描述,提及“今天全球化交互作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的同质化和异质化之间的张力”,“抵抗、本土化、融合、割裂以及’分离’的抵抗力量,将重新安排文化的差异并重新确认异质性的政治文化和认同”。全球化下的在地化讨论,则是具体的,更为细节和明确的思考及讨论当下境况的课题。阿帕杜莱关于动态的文化全球化的描述,可关联这样一些思考,在当前由资本,互联网消费及消费主义等全球性因素的作用影响下,由新的传播媒介,传播方式所引发的来自图像(Image),想象物(Imagined),想象力 (Imaginary)之间的运动和重构,这些把我们引入全球文化进程中重要的方式,正在建构和关联着某种事实:“想像”及其自身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而存在。而这也恰好是艺术可以抵达的场域。
艺术家作为一种游牧状态如何进行在地思考成为此次展览的主要议题。在德勒兹的游牧论中,他认为游牧是”没有历史,只有地理学”,因为历史是极权主义和权威叙事的产物,历史总是拒斥游牧者。在他看来游牧意味着由差异与重复的运动构成的未程序化的自由装配状态,这是一种地理哲学意义上的游牧美学表达,其美学具有破除既有状态,在差异与重复中不断逃逸或生成新状态的性质。现实空间混杂着平滑与条纹的力量,涵盖政治、历史、文化艺术以及媒体诸多领域,充满着的非确定性和可能性。通过对光滑空间的测度创造出一种充满游牧意味的审美诗学叙事。而在地总是伴随着全球化一并出现,且做为区域与全球化转变的一种链接。此处的“在地”更在于作为个体的地方性区域性知识的生成,个人作为全球化背景与自身身处的区域环境的一种自我认定和文化态度,把个人的在地性纳入到赖以生存和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从历史的当前时间和现实去考量话语和资本所覆盖以及遮蔽的现实之真。全球化反而加强在地化意识的觉醒也自发地产生并牵制文化同质化的形象样本。个人在地如何凭借这种快速流动的刺激催生自我觉醒,保障在地的认同和存续,保持文化的活性因子,让在地成为各种异质多样性和特定情境要素的发酵土壤。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把在地和游牧的这个主题作为我们美术馆的开馆首展,以此来推动我们美术馆对于如何思考和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和全球化艺术实践的展示和链接研究以及推广。希望在多重多元的文化现场构建出我们对当代艺术的文化态度和价值理念,并分享之。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