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紧箍-视域的反转”黄明个展

2015-12-23 09:18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

  2015-12-27~2016-01-31

  开幕时间:

  2015-12-27 15:00

  展览城市:

  北京

  展览地址:

  暂安处-蜗牛会议室

  参展人员:

  黄明

  展览介绍:

绘画一般都要面对“视框”的问题,尤其是完成在平面上的作品。“视框”基本框定了观看的视域范围,视域内构图、色彩、点、线、面等因素构成绘画的基本元素,可以说绘画往往是视框内的艺术演绎。然而,黄明从进入到艺术创作开始,就一直在自觉地对“视框”的外延进行探索。从早期的“异形边框绘画”到有雕塑感的“无边缘绘画”,再到最近视域反转的系列作品,黄明的作品一直都不缺乏视觉的趣味性,可以说这种对“视框”的趣味性研究,是黄明创作的重要动力。

本次展览共展出黄明的10余件新作,这批新作都是用反向绘画的方式创作在玻璃背面,玻璃则来源于黄明生活过程中收集的老玻璃。拆迁房、建筑工地、被丢弃的老家具,甚至在油烟厚重的旧炊具上,黄明都能找到并清理出适合自己的创作材料。这些玻璃在收集过程中很多就是异形的,黄明的创作灵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寻找老玻璃的过程,生活语境中的玻璃自身带有很强的叙事性和时间感,黄明是要通过自己的创作赋予老玻璃艺术新生。

黄明的作品具有极强的社会学意义,但是他看重的是艺术本体,微生物、记忆与情感,作品即是“拟象”,借用鲍德里亚对拟象的解读:“所丧失的乃是全部的形而上学。不再有存在和表象的镜像,不再有现实和现实的概念的镜像。不再有想象性的共存:那作为拟象的向度的乃是基因的微型化。真实从微型化的细胞、母体和记忆库,以及控制模型那里被制造出来——并且它能从这些东西中被无数次的复制出来。”黄明用极具叙事性的材料,摆脱叙事的束缚,在拟象的层面上进行视觉文化的创造。

更有意思的是,黄明用近乎匠人的创作精神为反向绘画的异形老玻璃编织画框,画框本身成为创作的一部分,而且镜面反向绘画的视觉反转特质,让黄明作品的观看视域在镜像中有一种穿透感。麻绳编织的画框,是视域的“箍”,异形的、破碎的镜像,在“紧箍”下让绘画和视觉更值得玩味。可以说,黄明为自己的作品施展了“紧箍咒”,“紧箍”延展了“视框”的弧度,而作品中视域的反转与镜像穿梭,让“紧箍”幻化为视觉的丰盈。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