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收藏家的室名

2018-01-11 21:43

 ■安徽安庆 张爱斌

  古往今来,我国许多收藏家都给自己的居室、书斋题个室名、斋名,以抒其怀,表其志;或彰显自己,引人注目。这些室名各具特色,仔细推敲,亦觉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晚清画家收藏家郑珊(1809—1892),字雪湖,生于安庆大南门,自幼家贫,靠卖蒸糕为生,20岁以后学画,所画山水与梅,时人争购,赞其梅有宋名画家杨步之笔意。晚年在安庆南水关建“盛唐山馆”,内筑楼房,前进归弟郑琳,后进郑珊自住,居室名“放眼楼”。登此楼,可“一眼望江南,回首看龙山”。于是郑珊又称此楼为“看山观画楼”,楼内收藏有大量古今名人书画珍品,前来造访者络绎不绝。

  近代收藏家马廉,字隅卿,当年鲁迅与他有过交往,常去他书斋里看书。他因收得明朝万历年间王慎修刻本四卷二十四回《三遂平妖传》,是海内孤本,故其书斋取名为“平妖堂”。旧时藏书家重经文,认为小说不能登大雅之堂,故马廉又名其室为“不登大雅之堂”。

  著名收藏家苏宗仁,系苏东坡三十一世孙。早在上世纪30年代,他在北京琉璃厂,“宝古斋”用重金买回一方稀世古砚“宋端石百一砚”。此砚曾是清朝乾隆帝之爱物,并有题词刻于砚右侧,收置圆明园中,后来,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百一砚”流落民间,苏宗仁从一地摊上花大钱购得,庆幸自己抢救了一件险遭淹没的国宝,特将其书斋命名为“百一砚斋”。

  收藏家周叔弢喜欢研究古籍本,每得善本,常与傅增湘、徐森玉一起审定。解放前夕,曾得清内府天禄琳琅旧藏宋本《孝经注》一卷,因而题其书斋名为“一卷孝经斋”。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