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清代官窑器上的吉祥纹饰

2018-01-12 20:35

图1
图2-1
图2-2
图3-1
图3-2
  ■江苏镇江 刘丽文

  吉祥,在先秦典籍《庄子·人间世》中有:“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唐人成玄英对这句话的解释:“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即“吉祥”寓意美好的事情。吉祥图案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秦汉六朝时期,吉祥图案日渐增多,唐宋趋于成熟,元明清吉祥图案发展迅速,在各类艺术品中都能见到吉祥图案,尤其是在瓷器装饰中,吉祥图案几乎成为装饰的主要内容。

  镇江博物馆藏康熙款白地素三彩三果纹盘,口微侈,浅腹,平底,圈足。盘内腹绘两棵果树,紫色枝干,绿色叶片,枝干上垂挂着石榴、桃子和荔枝,熟果湿润鲜美,配以黄、绿、紫色调,更显得浓翠欲滴。两棵果树之间的空隙是枝叶遮盖的天空,祥云中,暗刻的游龙腾跃,若隐若现。外腹绘牡丹和茶花,黄、绿、紫色花朵鲜艳夺目,各具特色。圈足内有“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全器花纹用墨线勾勒枝干、花叶、花瓣、花蕊的轮廓,色彩浓淡适宜、柔和典雅。高4.6厘米,口径24.8厘米,底径16.5厘米(图1)。三果寓意长寿、多子、平安。

  乾隆款粉彩过墙癞瓜纹碗,敞口,弧腹,圈足,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器内外壁绘过枝籁瓜、竹枝及蝴蝶。所谓过枝,是指器物内壁与外壁的纹饰相连,浑然一体,宛如花枝越过墙头,从外壁伸至内墙。所绘竹枝纤长挺直;瓜藤蔓延舒展,蝴蝶粉色娇俏。高6厘米,口径11厘米,足径4.5厘米(图2)。此器设色粉润,果粒鲜红,果皮突起,红中带黄,黄中有绿。癞瓜名苦瓜,又名“锦荔枝”,为葫芦科植物。因瓜形如瘤状突起,故称癞瓜。原产于印度,古称“南番”,明末传入我国。成熟的癞瓜往往开裂,露出红色的瓜瓤,瓤肉内包裹着种子。瓜面起皱纹,似荔枝,遂又称锦荔枝。癞瓜与蝴蝶在一起,寓意“瓜蝶绵绵,福寿绵长,子孙绵延”。

  乾隆款青花缠枝葫芦蝙蝠纹高足盘,圆唇,浅腹,喇叭形高足。盘内底绘缠枝葫芦间以蝙蝠纹,外口沿处绘如意纹,腹部绘八宝纹,足处绘蕉叶纹。高8.4厘米,口径17厘米,足径8.3厘米(图3)。葫芦,谐音“福禄”,是吉祥福禄的象征,又由于葫芦多子,被视为多子多孙、繁衍后代的吉祥物。蝙蝠,因“蝠”与“福”谐音,有在瓷器上绘百只蝙蝠,谐音“百福”。清代时期,蝙蝠、葫芦纹为多见的器物主体装饰题材之一,葫芦与蝙蝠组合在一起,寓意为“子孙万代”、“多子多福”。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