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8-28 00:00
The Circle and the Line by Erik ?stensson
当你在哈佛大学参加艺术史课程时,詹妮弗·罗伯茨教授(JenniferRoberts)提出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选择一件艺术品,并仔细观察,无论这件作品表达了什么,都要沉静下来看着这幅作品整整三个小时!如果这个要求有一丁点让你感到吃惊,都会被认为是一种反常的行为。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光是脑子里闪过半点不耐烦,浮躁的情绪都会造成思维的跳跃(作者:要是让我待在一幅画前面三个小时,没一会我就会用手指在上面划来划去看看可不可刷新什么内容了)。罗伯茨教授明白:这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她并不期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地度过这三个小时的考验;相反,她为学生们布置这个任务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体验那种跳跃,去学习忍受并且捱过考验。在这个过程中,罗伯特教授认为学生们会在艺术品中看到他们前所未见的事物。
Nancy, Danville (Virginie) by Emmet Gowin
急躁似乎在各个方面越来越多地占据、困扰着我们的生活,在这里的例子是我自己。管理研究学者厄尼斯托·鲁本和他的同事(Ernesto Reuben)发表了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受试者被要求在一张当天即可兑现的支票和一张两周以后才能兑现的支票中间做选择,两张支票的面额不一样。研究显示,三分之二的受试者选择了那张当日兑现但面额较小的支票;但奇怪的是,超过一半选择“较大面额、较长兑现时间”的人在这次受试中会等待两周或更长时间之后再进行兑现,即使是兑现金额只有100英镑。或许人们会为了更多的数额选择更长的时间吧。
Photography by David Hume Kennerly
乍一看,这试验中不耐烦(立即兑现小额支票)的现象是与拖沓(不能即时兑现的较大面额支票)的现象相伴相生的。但这个结果却是非常有道理的。这两种行为都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即时偏差”的表现,指一种希望当下而非以后得到奖赏和愉悦情绪的心理。不耐烦的“立即兑现支票”选择群体等不及更大的奖励;而“长时间兑现支票”选择者则不堪忍受去银行漫长的等待过程而磨蹭了更长时间。
很难相信,随着技术加快了我们的生活,无法忍受不适这种情况竟然没有变得越来越严重。这意味着在微波炉面前等待30秒钟比在烤箱面前等待一个小时更加不可容忍,就像是网页加载超过10秒会比在图书馆花三个星期追踪一本书更不可理喻。也许是因为在这个几乎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即时满足”的世界中,人们对“即时满足”的要求变得好像与生具有的权利一样吧。
St. Martin Angel by David Battel
从历史角度讲,罗伯茨教授指出,耐心是一门"让自己在等待事情的需求面前变得顺从"的艺术;这是一个人能够接受自己并不能控制世界的一种方法。但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并不需要在绝大多数事情上耗费时间,而耐心却成为了一种试图控制周遭世界的方式。正如罗伯茨教授所言,“其实是现代生活的节奏控制着我们”。在这种环境下,再没有什么事情能比站在一幅画前面一动不动待上三个小时更加被动的事情了。但恰恰相反,也没有什么能比这种行为更具颠覆性。如果你能一直等待直到这种焦虑的感觉完全消失,相信你会在急躁的另一面发现惊人的力量。
内容来源:The Guardian
编辑整理:MC
《视觉 002: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
陈丹青首次用照片讲述生活
孩子与父母的爱之纠葛
美国被隐藏的秘密
……
』
京东、亚马逊、当当、天猫、淘宝网
全国机场中信书店和各大城市书店均有销售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达京东购买
更详细的Lens读物和渠道信息请点击:购买渠道
![]() | 捷克国宝级摄影师扬·索德克作品集+首部传记 一股自然之力,一股爆发的激情 |
![]() | 这是一些有故事的爱情, 刺进浮躁时代的怕和爱、痛和痒…… |
瓦尔达、周英华、赫拉巴尔、 牧羊人、滑板青年猎奇之旅、 家庭35周年、伊娃·鲁宾斯坦、温故1915、 | |
![]() | 花与人、花与生活、花与情感、花与艺术…… 一朵永不枯萎的花,伴人生悲喜 |
来源:Lens杂志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