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国内首份《中国游客海外形象全球调查报告》在京发布

2015-12-15 19:29

  12月15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和中国旅游研究院在京联合发布了国内首份《中国游客海外形象全球调查》。当天,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国旅游研究院还联合向全社会发出了《中国公民文明出境游倡议书》,倡议“做崇尚文化的中国人”、“做优雅谦和的中国人”、“做践行环保的中国人”、“做乐善好施的中国人”,文明出游,从我做起,希望每一位中国公民都成为国家形象的文明代言人。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公民选择出境旅游,为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带来消费、就业和投资的同时,也在接受着世界各地人民对于中国游客文明行为的评价。中国游客的一言一行,既承载着国家的形象,也体现了文明程度和素质修养。此次调查对于全面真实地反映我国游客的海外形象,积极引导国民文明旅游具有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机关党委副书记、精神文明委副主任瞿家茂在致辞中说,以媒体和国家层面共同倡导文明出行意义重大,必将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此次发布的《中国游客海外形象调查报告》调研扎实,数据全面,对中国游客在海外旅游的表现和各国机构和民众对中国游客的印象进行了很好的梳理和归纳,对提升中国游客的海外形象、向国际社会更好展示中国国民素质大有裨益。活动在向全社会倡导文明出游,传播中国人文明有礼公民形象的同时,也彰显了国际台环球资讯广播作为国家级媒体主动承担传播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正能量,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剖析和引导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媒体担当。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夏吉宣在致辞中说,“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主流媒体的使命和责任。环球资讯广播长期关注国际化生活题材,致力于为受众与世界的同步架设桥梁。此次对中国游客在海外出游形象的调查和提出的文明出游的倡议,正是为了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提升中国公民的文明出游素质,向国际社会更好展示中国形象。


  为了向全社会倡导文明出游,提升中国国民在海外的整体形象,自今年4月以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联合中国旅游研究院共同举办了中国游客海外形象调查活动,就外国人对中国游客的海外不文明行为的认知进行问卷调查。这项调查共涉及亚、非、欧、美、大洋洲的23个国家和地区。


  这份报告从“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整体认知”、“不同地区受访者对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认知”、“不同国别受访者对影响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最重要因素的认知”、“外国人对中国游客在海外不同旅游情景中的形象认知”、“外国人对中国游客与目的地文化冲突的认知”、“外国人对中国游客目的地选择特征的认知”、“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最喜欢的景点类型认知”、“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海外旅行中关注因素认知”等多个层面描绘了外国民众对于中国游客的认知和印象。


  报告指出,海外公众对于中国游客大多持积极欢迎的态度,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中国游客的购买力受到广泛期待。同时,各国民众也认为,中国游客在乱扔垃圾、闯红灯、插队、围观起哄等方面的不文明行为较为突出。调查显示,游客文明意识欠缺、文化和生活习惯差异等是造成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现象的主要因素。


  报告也显示,随着中国公民出境游文明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中国游客能够做到行前了解当地风俗习惯,旅行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在享受快乐旅游的同时,越来越多高素质的中国游客广受旅游景点所在地民众的欢迎。


  国家旅游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多国旅游局驻华机构代表、国内各大旅游机构代表和环球资讯广播热心听众参加了当天的发布仪式。





《中国公民文明出境游倡议书》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为了让全世界了解中国公民的良好国际形象,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旅游研究院向全国人民共同发起《中国公民文明出境游倡议书》。我们倡议:


  做崇尚文化的中国人。尊重当地文化习俗,爱护文物古迹和公用设施,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


  做优雅谦和的中国人。衣着整洁得体,不在公共场所喧哗吵闹、高声交谈,不围观起哄。

  

  做豁达知礼的中国人。诚信守时,遵守秩序,有序排队,不讲粗话。

  

  做践行环保的中国人。不踩踏绿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


  做乐善好施的中国人。知崇礼卑,善待他人,礼让为先,宽大为怀。


  文明出游,从我做起。让我们成为国家形象的名片!



《中国游客海外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CRI &中国旅游研究院

  2015年3月- 8月,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展了中国游客海外形象调查,主要针对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认知进行调查。该调查涉及23个国家和地区,亚、非、欧、美、大洋洲均有选样,共获得1264份有效问卷。



  一、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海外旅行不文明行为的认知

  1.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在乱扔垃圾、闯红灯、围观起哄等方面的不文明行为最为突出


图1 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整体认知

  不同地区受访者对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认知存在差异。大洋洲受访者认为中国游客在闯红灯(38%)、插队(28%)和乱扔垃圾(28%)等方面的不文明行为较突出。



图2 不同地区受访者对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认知

  

  2.在外国人眼中,中国游客文明意识差和文化差异是导致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主要因素。



图3 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影响因素的认知

  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就整体情况而言,除文明意识差和文化差异两项主要因素外,外国人认为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表1不同国别受访者对影响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最重要因素的认知

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受访者所属国家

文化差异

韩国、蒙古、新加坡、俄罗斯、耶路撒冷、德国、法国、

意大利、肯尼亚、津巴布韦、阿根廷、美国、墨西哥

生活习惯

哈萨克斯坦、埃及、澳大利亚

文明意识差

日本、中国澳门、瑞士、英国


  3.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持友好欢迎态度,最关注中国游客在购物方面的形象

  从总体样本情况看,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持积极欢迎态度,同时反对限制中国游客人数。从不同国家受访者的态度差异性看,阿根廷、耶路撒冷的欢迎态度最强烈,达到100%;澳门最低,仅为8%。根据调查结果,中国周边的亚洲国家表现出对中国游客的不欢迎态度较明显,蒙古有61%的受访者表示赞成限制中国游客数据。然而,卡塔尔、墨西哥、耶路撒冷等国受访者一致表示欢迎中国游客的到访。



图4 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态度

  外国人对中国人在购物情境中的行为最为关注,且认为中国游客在旅游购物中的形象认知度最高。中国向上的经济形势正受到全球关注,中国游客购买力受到期待。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在购物情境中的形象最好,其次分别为签证、娱乐、景点、旅行社、酒店、餐饮、交通、公共场所。



图5 外国人对中国游客形象关注程度



图6 外国人对中国游客在海外不同旅游情景中的形象认知

  4.旅游目的地与中国游客互动关系认知情况分析

  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在礼仪方面与境外目的地存在较大冲突。在文化、习俗上冲突表现较为明显,在历史等其他方面的冲突不太显著。




图7 外国人对中国游客与目的地文化冲突的认知

  一、外国人对中国游客目的地选择特征的认知

  1.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更关注旅游地的艺术

  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最关注旅游地的艺术,其次关注的是建筑、美食和风俗。

图8外国人对中国游客在海外目的地关注偏好的认知


  2.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海外出游方式主要为跟团出游

  大多数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主要和家人一同出游,其次是与好友出游,分别占比为44.8%和32.6%。情侣出游和独自出游情况较少。反映出中国游客海外出游时,选择多人有组织的出游方式较多。


图9 中国游客海外出游情况


  3.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选择海外旅游目的地的最主要因素是景点的吸引力,对生态观光和漂流探险类旅游不太关注



  图10 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海外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


  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对目的地自然风光(27%)、历史遗迹(32%)和风土人情(22%)等方面最为关注,对生态观光类(6%)和漂流探险类(4%)的旅游并不太关注。



  图11 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最喜欢的景点类型认知

  

  4.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最关注当地特色文化风情、购物和拍照留念,偏好在中低档餐厅就餐

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在海外旅行中最关注当地特色文化风情(26%)、购物(24%)和拍照留念(23%),较少关注小吃(14%)和放松项目(13%)。


图12 对国人对中国游客海外旅行中关注因素认知



来源:影像中国业界动态 作者:曹旭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