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孙竹篱“课稿资料”二:书画漫谈(讲授提纲)

  (一)中国书画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书画,从现存下来的和由古墓挖掘出来的遗产中,我们了解书画的发展过程。

  1.以书法来说起于绘画

  ①伏羲画卦,观乎星辰、鸟兽之迹;仓颉出察龟纹、鸟兽、山川之迹,而初创文字。“字”雏形已备,日渐变化发展,应用日繁,俨然成为独立艺术之概,即今之真、草、隶、篆。

  仓颉象形,史籀大篆,李斯小篆,东汉隶、楷、章草、今草、行书延至今日。

  ②由于字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就有各家风格的品评和书法的理论著作大量出现。

  2.绘画

  ①初以绘画作为装饰,如图腾、文身、土陶、云纹、回纹、兽纹、龙鸟纹等。后由实用而发展推行教化之工具,象征政教之意义。旌旗、服制、器皿、舟车、壁画等“意”的概念从此而生,纯装饰美而发展的“意”。

  汉以后由政教而发展到宗教。由人物画而逐渐兴起山水、田园,至唐而独立。人物画、山水画延至宋,花鸟画异军突起,成为我国民族绘画三大类型画种。在各个朝代中三者时起时伏的发展变化延至今日。

  ②绘画理论、品评、风格、技法、画史等大量著作,留下了不少的宝贵遗产,使我们懂得了中国绘画的特点、派别等。

  3.写意与工笔、写意与写实

  ①写意疏旷而有意,工笔细腻而丰彩。

  ②写意与写实。肇自战国已分两派,韩非子与庄子论画。

  ③文人画的写意,诗书画熔为一炉的风尚。

  (二)示范

  画荷、题款、南瓜、小鸟、芭蕉、樱桃、双凫芦草、荷花。

  (三)书画同源

  1.书、画两大艺术体系在我国与世界艺坛中独树一帜,两者既分道又相通。

  “书中无画而有画”“画中无书而有书”“书外有画,画内有书”。如《书谱》所言:“观乎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如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

  此书之象,“永”字八法,举一、二例……

  2.画梅题款说明

  示范……

  举画竹为例: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是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古来同。

  3.技法:荷、鹰、鸭……

  画梅博取其性之精,而融于梅之个性。

  功夫、浮华、写实到写意。

  所谓效果论、夸张、变形。

  备注:原载《竹篱诗文集》

作者:孙竹篱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