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2-09 11:58
陈筱薇作品(局部)
说到纸本绘画与二维空间,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两者直接的关系。一支笔在纸上留下的记号,或许这记号就是个故事,可以是一种宗教传播、一份生活日记、一幅叙事性插图或幻想类插图,等等;又或许这个记号只是个记号,用来说明当时发生的想法和当时正在发生的事件。
那么现在我想说的是,在当代艺术中,纸本绘画已经远超出了简单意义上的二维空间,其实已经是可以融入五维空间内的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单指纸本绘画来说,如果一维空间是一根直线由一个点带出,二维空间就是一张纸画上的一个插图故事的话,三维空间就是在某个立体盒子里放入了一张带图形的纸,那么四维空间所表述出的时间概念,则是赋予它另一种非线性思维逻辑的生命。所谓时间概念,其实在艺术领域里基本体现为行为,而这行为往往可以辅助观者在欣赏二维的纸本绘画中得到关于艺术家对于整体作品制作过程上更深刻的理解和其对于作品观点上的体悟。比方说我在2009年开始筹备,2010年起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从准备到在纽约绘制完毕的,用23米的磨光棉布上涂淡墨丙烯,然后用0.3毫米的油性签字笔不经打稿,直接绘制的一张长卷《云上云下》。
当时,我思考的中心点,主要是希望能够突破二维平面纸本绘画做出一个大胆的尝试。我认为行为是最重要的。所谓“行为”,就是说基于我的绘画条件有限,我将把我的长卷作品的制作绘画空间尺寸压缩到只限定在一张小小的工作台上,上下两端安置了两个轴,以便上下卷动画面。画面由下向上绘制,不打草稿,直接绘制到结束,一年后才在展出当天打开。2011年,在展厅内打开这整卷作品的那一个刹那,我与观者的心情是一致的,既兴奋又好奇,因为我也是头一次见到我这幅整张的作品。
在那次长期作业的过程中,我思考了许多其他关于纸本绘画的可能性。比方说,能不能刨去纸本绘画的尺寸大小和与时间所带来的“行为”过程。我想到更多的是了解自己的潜意识所想。因为如果在不打草稿的情况下作业,一般会受到潜意识想法的牵引。所以这类的想法,到现在看来其实已经超脱了最终画面所带给我的意义。
那么,所谓的潜意识也就是五维空间到底是指什么,简单说,就是意识空间与心理空间。当然这样说来就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了,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有一种非线性的故事存在于纸本绘画的背后,并潜意识地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
由此,艺术的定义是否可以从传统观念延展到更广阔程度上的传播互动呢?在我理解,他们希望欣赏到的是真实的艺术行为绘制过程中的魅力,而并非画面最终的呈现。■
(作者系旅美艺术家)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