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02-04 09:43
弦国、 国、夨国、黄国等,这些鲜为人知的诸侯国名称,在枣阳郭家庙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上赫然出现,昨日,这些器物亮相省博物馆举办的《穆穆曾侯——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特展》。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称,这些文物的出土对印证文献中记载的“诸侯八百”说法,具有重要意义。
省博物馆馆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称,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郭家庙墓地,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其中有上十 件青铜器铭文中记载有其他诸侯国信息。如,酒器“幻伯隹壶”,是弦国器物,弦国为周朝淮水流域小诸侯国,后被楚国灭掉; 君鲜鼎是 国国君作的鼎,供子孙 享用;“曾亘嫚鼎”,是他人为嫁到曾国的邓国女子所作;“曾孟嬴剈簠”,是为嫁到曾国的黄国嬴姓长女所作之器;卫国“卫伯须鼎”出现在曾国墓地,可见当时 两国存在交流。方勤称,古人注重在青铜器上刻文,记录器物的主人、为何而作、制作时间等,这为后人留下了宝贵历史信息,也成为研究曾国与其他诸侯国关系的 重要依据。
冯天瑜称,西周天子广封诸侯,且层层分封,诸侯国甚多,文献对“八百诸侯”多有记载,到春秋末期仅剩下几十 个,战国时期七雄唱主角,后秦一统天下。这些铭文体现的国别信息,有一些鲜为人知,印证了“八百诸侯”的说法,对研究周朝的分封、兼并,也有重要意义。(记者海冰、实习生王梦亲)
来源:人民网-艺术收藏-收藏-杂项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