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作为主观的景态:七位艺术家镜头下的自然亮相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2016-09-12 00:00

  9月7日下午四点,“自然:主观的景态”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开幕,展出了20世纪著名美国摄影家哈里·卡拉汉及我国林然、罗永进、倪有鱼、沈学哲、史国威和吴舢锟等艺术家的70余件摄影作品。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外景

  我们走进自然,看见的是它真实的样子吗?人们从自然中攫取精神和物质的资源,是自然作为一种观念和价值系统,在这种意义上,自然似乎成了一个被建构的概念,而人们所看到的景观也都成了主观加工的。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在作品前驻足的观众

  此次展览以“自然”为主题,艺术家通过摄影,呈现自然作为带有主观的暗喻或单纯的景态的形象。展览的开始展现了哈里·卡拉汉20世纪40年代早期至70年代中期所创作的革新性作品,在近乎纯色的背景中呈现出极简风格的自然景态。罗永进参展的大尺幅作品《鼓楼-清明下海图》是由200多张照片组成,其中大部分照片为艺术家在清明节那天,站在鼓楼楼顶360度全景拍摄的画面,结合部分历史图片再现周边景态的面貌变化。

  哈里·卡拉汉 《多重曝光的树》 1956

  哈里·卡拉汉 《埃莉诺》 1958

  罗永进在作品《鼓楼(清明下海图)》前导览

  倪有鱼的拼接作品则更像是散点透视的风景图,艺术家将不同地区的风景进行裁剪、拼接,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完整画面;林然和沈学哲的传统风景摄影,通过镜头对自然物状进行着记录,其中画面的许多细节值得寻味;史国威的一组手工着色摄影作品,更强调了摄影中的绘画性,带有艺术家更强烈的个人情绪。而吴舢锟的《大山:细胞》,则是由一组数码制作的抽象风景和小尺幅现实照片组成,他将自己涉及媒体的头像、二维码打乱后重新拼成了山脉和自然的轮廓。

  林然 《穹谷·映射·纳湖转山》 2012

  沈学哲 《打水的朝鲜农民》 2012(左图)

  吴舢鲲 《大山:细胞》 2016

  倪有鱼 《逍遥游2》 2011-2012

  史国威 《有风景的房间C》 2013

  展览将持续至11月27日。

来源:HI艺术 作者:张朝贝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