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浅议“大众收藏”

近一个时期以来,在书画收藏界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做“大众收藏”。意思是说书画的收藏群体由原来的“小众”转为目前的“大众”,书画作品由原来的“高端”转为“低端”,收藏难度由原来的“专业性”很强,转为了“平平常常”。似乎一夜之间人人都成了收藏家,对此笔者却有不同的看法。

书画市场本来就存在着大众与小众,高端与低端,收藏与消费的区别。从严格意义上讲,收藏与消费完全是两回事,市场也从来就存在着收藏品市场与商品画市场两种。高端的书画作品,或者说只有现在就是高端或者今后能成为高端的书画作品,才能称之为收藏品。同样,只有这种作品的流通能称之为收藏品市场。

而低端商品画,也叫行画,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喜欢在家里挂几幅,但是这些作品并不是我们说的典型意义上的书画艺术,而是一种批量生产的商品。这种适合大众口味作品的市场兴盛,应该称之为“大众消费”更为贴切,而不应该称之为“大众收藏”。

既然收藏与消费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真正意义上的收藏,永远是小众的,因为坚持传统的收藏理念的玩家们,是以收藏品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作为收藏目标的,他们收藏的是书画作品中的艺术精华,这些人手中的作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品。

而对于一些商品性质极强的书画作品,包括批量印刷的书画衍生品等等,更多意义上应该是一种廉价的文化消费。当然这里丝毫没有贬低这些消费品的意思,因为面对这种大众消费的趋势,我们同样可以借势而为去做这样的生意,去赚大众消费的银子。这里要说的是要区分两者的概念,不要把“大众消费”混淆为“大众收藏”。

其实要区分收藏与消费的概念,并不困难。比如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书画收藏眼力、魄力、财力的“三力说”,就可以说明书画收藏是小众而非大众。假如书画收藏成为人人可以为之的“大众收藏”,这“三力说”还有什么意义呢?

话说到这里,意思已经很明了了。收藏与消费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是两个不同的群体。收藏群体注重的是书画作品的艺术性和投资价值,同时也包括作品的历史价值和传承价值。而消费群体,则注重的是当时的漂亮耀眼和价格的低廉,也许他们购买后过了一年两年就扔掉重新更换新的作品。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部分游离于收藏与消费边缘的书画爱好者,他们徘徊于收藏与消费之间,这部分人为数不多,也许会偶然得到一些收藏的实惠,但那毕竟是偶然了。

因此我们在弄清了收藏与消费的区别后,既要鼓动大众消费,把大众消费这一块做大做强。同时,还要倡导书画收藏的高端性和艺术价值,因为书画作为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艺术,还需要哪些真正具有代表性的能够称得上艺术的作品,以此来延续称之谓国粹的古老艺术的有序传承,这才是最重要的。

2016\12\5唐树良于宝瀛斋

 

作者:唐树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