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古钱币中雕母钱最为稀有

2015-12-06 12:05

雕母钱文精美,字口深峻,字迹清晰,无粘连模糊,而且笔画比同版本的流通钱币要细瘦,细部还留有手工镂刻的痕迹,深受钱币收藏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

  雕母又叫祖钱,它作为铸造母钱之用,即铸币样板。自唐代以来,就采用翻砂法铸钱,每当出新钱,就用铜块或锡、铅块直接雕刻成钱模。铸钱时用祖钱作模,翻铸母钱。

  目前已知最早的雕母是唐代的大型开元通宝,直径4.35厘米,穿孔1.05厘米,厚0.3厘米,重22.4克。清代钱币数量多,版别复杂,远超以前各个朝代,所以雕母钱留存较多,包括“乾隆通宝” 、“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同治通宝”等。

  虽然清代钱币数量多,铸币数量远超前代,但雕母钱始终严格控制在铸钱人员手中,后来多流出海外或进入博物馆,国内钱币市场很难能够看到。

  本版稿件由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孙明鑫采写

来源:华夏收藏网-市场行情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