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雕古塑今——田世信艺术评介

2016-12-02 11:18

雕塑大家田世信


艺术家田世信,1941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特聘教授、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顾问。

大多数人对田世信的印象就是年逾七旬,创作不辍且精神矍铄,有着自己独特的对艺术创作的追求。时至今日,他还是“掐指”来计算他的创作时间,分秒不肯浪费,每天七点起床,八点准时进入工作室,午饭后两点开始,六点结束,比年轻人还要孜孜不倦。但田世信被称为中国雕塑界为数不多的、真正的雕塑艺术大家的原因,却是他在传统的中国式雕塑作品里融入西方近代雕塑的想法和实践——他是少有的在雕塑中形成自我语言系统的艺术家。由于他有有一段长达25年生活在贵州黔西南山区的人生经历,帮助他定位了他作品的艺术风格——把对贵州山野原始的气息与凝重旷达的感悟很自然地表达在他的作品当中。从苏派到后来的先锋艺术,50年的时间,他是雕塑届里少有的承上启下的人物。

引用著名雕塑家隋建国对田世信的评价:“他是作为‘中国乡土’,塑造一首凝结在岩石、陶土和青铜中的史诗”。在欣赏他的早期少数民族人物头像作品——入选巴黎春季沙龙展的《侗女》和引起雕塑界轰动的《苗女》,你可以感受到他去雕琢那些“小人物”为他们树碑立传,描述真相,揭示底层命运的悲凉与困境时的悲悯情怀。去看田世信的“大手笔”,莫不过他的不朽巨制《王者之尊》系列,展现了他作为一个雕塑家持续的思考、执着与情怀。

王者之尊

今日美术馆《王者之尊》展览全景,2009


田世信“王者之尊”系列作品,选取了《沁园春·雪》词中提到的五位王者: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再加上词作者毛泽东,共为六位,每位王者各具风致,具有不同分非凡人格魅力,但开疆拓土、定鼎江山的气势一脉相承,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的深远烙印,无出其右者。经由诗词的意境线索贯穿起来,为诸位王者寻找到隐于其中的内在关联。古代人物形象均由艺术家选取经典帝王画像,分别进行构思创作,各具特点,却浑然一体。

田世信,王者之尊之成吉思汗,188×178×183cm,大漆,玻璃钢,2009


田世信,王者之尊之汉武帝,208×188×183cm,大漆,玻璃钢,2009


这一系列的作品,以雕塑艺术的语言,补充了文学艺术作品对待历史上“王者”人物中所缺少的反省与批判态度,通过具有传统工艺特点的夹紵胎漆艺,以不同方式塑造每一位“王者”,发掘这些历史人物性格与行为的多义与丰富性。同时,通过塑像后的文献长幡,选用王夫之和外国历史学家对历史人物的评说,帮助我们理解雕塑家对历史人物的思考。

田世信,王者之尊之毛泽东,207×204×160cm,大漆,玻璃钢,2008


田世信,王者之尊之宋太祖,183×183×156cm,大漆,玻璃钢,2008


田世信作品在艺术语言上的张力,兼具形式美感与精神内涵的特点,为衍生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开阔的通路。同时,对传统雕塑艺术的深入挖掘,以及西方雕塑语言的灵活掌控,也使他的作品很容易为艺术爱好者和普通民众接受,受人喜爱。

田世信,王者之尊之唐太宗,211×178×183cm,大漆,玻璃钢,2009


心怀天下,雕琢古今


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艺术不仅是情感的表达,也是艺术家跨越时空与文化的对话。作为雕塑大家,田世信作为中国雕塑届承上启下的人物,以雕塑的语言为时代造像,为文化造像,为中国精神造像。正应了季羡林先生那句话“将文化精神溶入历史发展生生不息之长河中,扬中华之文化,开塑像之新天”。田世信的作品正是拥有独特的洞悉力,不仅在于作品的视觉审美层面,更在于其雕塑作品的人文性、社会性;不仅在其于对本土以及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深邃的反思,更在于融合了西方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提供给世界解读中国文化的新可能。

来源:墙报-人物 作者:墙报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