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安徽庐州木雕非遗传人修复百座祠堂 传承面临后继无人

2018-01-17 19:30

安徽庐州木雕

  1000平方米的毛坯房,桌上堆积了厚厚的木尘与图纸,木材立在加工室的一角。这是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三河古镇南街的徐明安木雕工作室。安徽庐州木雕非遗传人徐明安在这里向记者讲述了徐氏家族与木雕的故事。

  徐明安的祖上是一位裁缝,清末年间,一位进过京的木匠常来做衣服,二人成为了好友。在徐明安祖父13岁时,父亲去世,木匠便将他收为义子,教他手艺。民国时期,徐明安的祖父成为三河古镇上有名的木雕艺人。徐明安作为庐州木雕的第三代传人,13岁就跟着祖父学习木雕,至今已有三十余年。“我小时候就喜欢木雕,每次祖父做木雕,我就在旁边观摩,闲来无事就拿着木头自己刻。”

  徐明安的雕刻天赋被祖父发觉,初中毕业后便放弃学业跟随祖父学习木雕。在徐明安的学习过程中,他逐渐积累了对雕刻的知识。“我现在出去雕刻,八仙、关公这些人物信手拈来,因为他们的形象就刻在我的脑袋里。”

  扁凿、通心凿、圆凿……三十多种木雕工具,摆放在他的工作台上。“这些工具有的是买的,有的是专门打造的,比如雕刻这个蝙蝠的眼睛,就需要用小剜刀。”

  “我从雕刻的设计图、雕刻、后期的拼装,都能一个人完成。”徐明安带着记者来到了仙姑楼,本是“泾县会馆”旧址的它,却在徐明安的刻刀下,变得精致又充满韵味。“卍”形纹、八珍八宝、琴棋书画……充满寓意的雕刻,均出自徐明安之手。他告诉记者,庐州木雕每一处雕刻都有内在的寓意,每一间房的雕刻也有规则,不能随意改变且讲究精美。

  在古朴的小镇里,以木雕手艺养家的徐氏家族,修复了镇上80%的古建筑。如今,49岁的徐明安仍然坚持修复祠堂,安徽省境内,百余座祠堂均是由他修复完成,其中渡江战役馆中的章氏祠堂由他重修后,得到了章氏后代的一片赞许。

  “我现在最头疼的就是没有传承人。”徐明安告诉记者,初中毕业的他,由于学历低又没有技师证,无法让学徒在学习后获得相关资质证明。同时,木雕入门就需三年时间,学徒也很难静下心来学门手艺。“我觉得做木雕与做人一样,最重要的就是踏实、认真,要想学到本事,必须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张强,夏莹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