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清代溥仪老师翁同龢拿赝品说事

2016-08-24 17:15

>

  □柯玉升

  翁同龢爱好文物收藏,在担任军机大臣时,有商人抱着一只古瓶上门求售。对于古瓶,他见得多了,能打动他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除非古瓶有别致的地方。凭经验判断,他觉得眼前这只瓶子像是秦汉以前的古物,非常罕见。

  商人见翁同龢对古瓶爱不释手,开口价便是一千两银子。翁同龢嫌价高了,商人根本不买他的帐,反而说:“少于两千两银子不卖!”说完,商人拿了瓶子就要走人。到手的宝贝给溜了,翁同龢哪里舍得,忙拉住商人:“两千两银子成交,可别再涨了哈! ”

  奇货到手,翁同龢如获至宝。他在古瓶里盛水养花,然后邀请宾客上门赏玩。欣赏过程中,一个细心的客人惊讶地发现:这只价值两千两银子的古瓶竟然漏水!客人怕出意外,提醒翁同龢及在场的客人注意。面对漏水的古瓶,翁同龢颇感疑惑,想拿起来细看其因,不料瓶子却在他的手里断成了两截。细看材 质,原来是用浆硬的厚纸板描绘上花纹,再经过熏染制成,所以烂纸瓶经过包装后,看起来就显得古色古香了。花两千两银子买了一只烂纸瓶,宾客们都替翁同龢惋惜。

  “人有失手,马有乱蹄的时候!我不为我花高价买到一只烂纸瓶而感到惋惜。 ”

  翁同龢捏着这只烂纸瓶对宾客们说:“这是只赝品,坑人的赝品!坑人的赝品包装得再好,也有被人发现的时候。现在,我要说的是,做人可不要像赝品,货真价实才赢得信任,货真价实才挑得起重担,货真价 实才赢得尊重!大家也看到了赝品的下场,经不住一捏,一捏就成了稀巴烂。两千两银子买个做人的教训,我看值! ”

  来源: 中安在线-江淮时报(合肥)

来源:新浪收藏-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