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北京泥塑是用粘土经过手工捏制各种形象,阴干上彩而成。
具体的讲,泥塑制作分九步:一、选泥,将胶泥原料放置两年。二、澄泥,将胶泥置于注入水的大缸中浸泡,经沉淀,泥浆分成最上层的清水,中层的黄泥,最下层的沙子,中间的黄泥就是泥塑的原料。三、揉泥。四、做“子儿”,制作模具的原型。五、翻模,依据造型制作石膏模具。六、印坯,在石膏模具里压入黄泥,印出泥坯。七、打底色。八、上色与开脸。九、上漆。
泥塑以人物或拟人造型为多,如三百六十行之卖糖葫芦的、吹糖人的、拉洋车的、杂耍卖艺的、兔爷、虎头阿福、三国刀马人等。
出身泥塑世家的韩宝才,继承家业已是第四代了。韩家泥塑第一代创始人穆克登阿,镶白旗人,随吴三桂进京,属皇族部下。由于当时家境宽裕,生活闲适,穆克登阿平素喜好用泥捏小人、小动物等。后来由于朝廷取消了俸禄,生活需要,穆克登阿便以捏泥人为生,并创造了韩家刀马人的雏形。
继承父业的韩明顺,是第二代,自小学艺,酷爱京剧,每出戏的人物、戏文,韩明顺都能如数家珍。他尤其喜爱三国,醉心于《长坂坡》的曲折、武打、唱段等。于是,在他的手上,曹操、刘备、周瑜、关羽、张飞、赵云等相继脱颖而出,还有大大小小的将士,横刀勒马,威风八面。同时,他还吸收了京剧脸谱艺术的一些特点,使韩家泥塑趋于脸谱化。
第三代韩增启,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泥塑,在前辈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增加了刀马人的配饰,扩大了刀马人的阵容,使得韩家的刀马人享誉海外。
今天的第四代传人韩宝才,自幼喜爱国画,山水花鸟都很出色。后来在家庭的熏陶下,他继承韩家泥塑,并以其良好的绘画功底,在泥塑的造型和画法上不断精益求精。韩宝才还创作了《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等形象,丰富了传统的泥塑造型。
除收藏上述民间手工艺人的代表作品外,我馆还对双启翔的生旦净丑京剧脸谱,梁俊的百轮风车,“面人郎”传人——郎志丽的百子图面人,“面人汤”继承者——冯海瑞的过年作品,果照升的福寿双钱、年年有余等绒花作品进行了征集和收藏。
这一件件独特的民间手工艺作品,展现了北京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历史、发展与传承,浸透着民间手工艺人的人生智慧、艺术与变迁。
作者:老赵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