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是英语课的室外参观课,我的英语老师玛格丽特是个美术爱好者,特意安排大家伙去参观温哥华美术馆。
同学们中间,很少有对艺术品感兴趣者,所以对这次参观活动甚不感冒,有的同学甚至提出,是否可以不参加,玛格丽特回绝道,请大家不要担心,她可以向美术馆申请购买团体票,每人仅付3,55加元就可以了。我知道这个费用是相当便宜的,通常情况下,美术馆的正常票价是每人15加元,当然,在任何时候,我不会对票价去考虑什么。因为我买了美术馆的年卡,美术馆的年卡,是60加元,因为我持有学生证,仅花费了30加元。
在玛格丽特准备购票前,我还特意跑上前去,掏出我的会员卡,向她展示了一下。并告诉她说,我不等大家了,我得先进去。
此次展品,我上个月就看过,展品的内容是温哥华美术馆收藏的法国19世纪乡村风情油画和部分加拿大七人画派的作品,玛格丽特绕有兴趣的向同学们逐一讲解着每付作品,不过在场的同学倒是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兴趣,大家伙只是象征性的走马观花的绕场转了一圈,很少有人站下来去听老师在讲些什么。有几位同学,甚至在参观还没结束,便悄然离去。
从美术馆出来,天上又下起了雨来,咳,温哥华的冬季就是这样,不断的蒙蒙雨滴,日日不断,一直会持续到来年的初春季节,走过美术馆的十字路口,不经意之间,我向对面的商业大厦里瞄了一眼,发现,在大堂里,似乎在展示着美术作品,我便转头向大厦里面走去。
大厦的大堂里矗立着许多展示屏风,每个版面上挂着满了形式各异的绘画作品,我围着那些展板转了一圈,其中有个艺术家的作品,因起了我的强烈兴趣,我静静的站立在画面前,欣赏着,在那一张张黑与白的画面中,充满了灵与动,作品的主题,大多表现的是亚洲人物风情,更贴切的说,应该是日本风情,我想此位艺术家或许是位日本人吧。
从展厅出来,室外的雨下的更大了,我冒着迎面扑来的瑟瑟的雨滴,向车站赶去,半路上,我又折返了回来,因为刚才那几张画,的确是打动了我,我快步回到了大堂里,用我随身携带的小数码相机,记录下了这些画面。
第二天,上课去晚了一些,课间休息时,阿富汗同学走到我跟前道:“你需要交昨天的参观费。”“为什么?我有会员卡,昨天,我已经向老师M说过不要买我的票了。”我带着疑惑回答道。“这票费每个人都得交,你不能例外。”J回答道。此时,我还想和J同学再解释什么,“这票每个同学都得交的,因为得凑够了人数,才能买到团体票,那天,缺席的同学也得交这个费。”
此时,M老师从教室外走了进来,我连忙上前问道:“老师,那天的参观费,每个人都需要交吗?”M老师快速的用她那蓝灰色的眼睛扫了我一眼道:“嗷,你有会员卡,你就不用交了吧。”
说完,她转向同学们说:“要想向美术馆申请团体票,必须凑足了二十人,那天,我提前为大家预付了七十元的费用,咱们班共有二十位同学,这样,算下来每人刚好分摊3,55加元的票费。”
听老师这么一说,我连忙从口袋里掏出前来,向J交付了票费,我心里在想:“咱可不能让老师给咱垫这钱啊。”
作者:小辫子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