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暑期,大家纷纷在寻找避暑的好去处。
去哪里玩才能既凉爽又充实?
博物馆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近些年来,全国各大博物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许多博物馆暑期延长开放,为游客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参观时间。
这些博物馆以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为游客撑起一片清凉的天地。
走近博物馆,您不仅能逃离酷暑,更能穿越时空与文明对话。每个展厅都是一处避暑秘境,每件展品都藏着消暑良方。
这个夏天,不妨让博物馆成为您的"文化避暑山庄",在欣赏与思考中,收获一份独属于夏日的文艺清凉。
博物馆里遇见美好
◉ 上 海
▼
华彩六盘: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
展期:2025.07.09-2025.11.17
地点:上海博物馆(东馆)
展览展出文物共319件,其中一级文物61件,更包含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最新考古出土的未定级文物25件,通过“铸礼大原”“胡汉共舞”“原州风华”三个部分,生动展示出古代固原地区多元文化交融的壮阔图景,更以丰富的文物类型实证了中华文明具有的强大吸引力和突出的包容性特征。
▼
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
展期:2025.06.26-2025.10.08
地点:上海博物馆(东馆)
二十家博物馆与考古机构,甄选三百余件文物,以故宫博物院藏的红山文化“C”型玉龙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的红山文化玦形玉龙为引,通过“龙出辽河”“龙行红山”“龙衍九州”三个单元阐释红山文化信仰统一、礼制初成的古国面貌,探究其如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明发展之路,实证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回答“何以中国”的历史之问。
▼
古犀珍献:上海博物馆藏明清犀角器
展期:2025.05.30-2025.08.30
地点: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展览从馆藏中精心遴选了百余件犀角器珍品,并辅以青铜器、瓷器、玉器、竹木器、漆器等与犀角雕刻艺术相关的文物,通过11个主题,从天然之美到雕琢之巧,从古代传说中的神异色彩到明清时期文人雅士的审美意趣,为观众多角度地呈现了明清犀角器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
▼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
展期:2024.07.19-2025.08.17
地点: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展览汇集492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另有若干件中国文物参展,展品数量超过800件,通过“法老的国度”、“萨卡拉的秘密”和“图坦卡蒙的时代”这三个部分呈现一部古代埃及通史,为公众带来一场堪称全面的古埃及文明之旅。
▼
自强崛起之路——上海船舶工业文物史料展
展期:2025.06.28-2025.10.08
地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展览以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关键行业——船舶工业为主题,通过详实史料、珍贵实物与数字互动,系统梳理上海从“沙船之乡”成长为“中国船舶工业心脏”的百年跃迁,展现了上海勇攀高峰与敢于创新的精神,还特别设置“科普墙”,对“海里”“龙门吊”“巡洋舰”等专业词汇作通俗解释,帮助观众更好理解展览内容。
▼
意象——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审美及其当代重塑
展期:2025.06.27-2025.10.08
地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展览以“天·人”“象·意”“约·繁”“常·易”四个维度为线索,汇聚瑶族、苗族、壮族、侗族、京族、彝族、革家人、水族等西南少数民族相关展品65件/套,以展出服饰的纹饰源流、色彩特征、图像寓意等角度为切入点,让观众透过屡屡丝线,进入一个集形式美、具象美、意境美于一体的审美意象世界。
▼
贺兰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
展期:2025.04.29-2025.09.14
地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桃花石”是古代中亚对中国的称呼——在他者的视野中,辽宋夏金是一个完整的共同体。此次展览聚焦于“中国”这一概念,通过大量实物彰显出辽宋夏金时期西北地区各民族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带领观众近距离感受西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贡献。
▼
露华浓深——大唐生活美学展
展期:2025.06.18-2025.10.18
地点:上海市奉贤区博物馆
展览共分“盛世芳华”“盛世韶华”“盛世芳华”三个板块,共展出来自全国8家文博单位323件文物展品,于服饰妆容、茶酒香食、礼乐诗书之中展示大唐多元融合的文化、开放包容的审美态度,展现唐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贝聿铭:人生如建筑
展期:2025.04.26-2025.08.10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本次展览是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I. M. Pei ,1917–2019)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首个全面回顾展。展览呈现逾400件展品,包含来自机构或私人收藏的绘图手稿、建筑模型、摄影、影像及文献资料,其中不少展品是首次在中国内地公开亮相。
▼
楚风烈——安徽楚文化文物精品展
展期:2025.06.15-2025.10.08
地点:闵行博物馆
展览汇聚了129件(套)楚文化文物精品,分设“楚地风云”“楚物生辉”“楚王玄宫”三大主题单元,系统呈现楚文化的独特魅力、精湛工艺与对江南地区的深厚影响,引领观众领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恢宏气象。
▼
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
展期:2025.07.09-2025.10.26
地点:世博会博物馆
展览精选了来自希腊14家文博机构的270件/套珍贵展品,包含金器、青铜器、陶器、雕塑等多种品类,分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荷马时代”“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希腊化时代”六个单元,全方位展示古希腊的璀璨文明,带领观众感受古希腊文明的智慧与光芒。
▼
晚清风尚——东莞可园馆藏铜版画展
展期:2025.07.10-2025.09.18
地点:上海嘉定博物馆
铜版画传入中国已有二百多年历史,18至19世纪是欧洲铜版画发展的“黄金时代”。展览精心遴选东莞市可园博物馆馆藏的76幅铜版画,均出自 “黄金时代”英国画家托马斯·阿洛姆之手。托马斯·阿洛姆虽一生没涉足中国,但借用他人的素描稿,重绘中国,因而他笔下的中国带有西方的特点,许多西方人正是通过他的作品了解中国。
▼
大观·红楼——《红楼梦》沉浸式艺术展
展期:2025.07.11-2025.09.07
地点:青浦区博物馆
展览将清代画家孙温笔下的《红楼梦》长卷赋予“数字生命”。亭台楼阁在光影中流转,金陵十二钗的绰约风姿跃然眼前,仿佛一脚踏入书中的大观园,感受“步步生景,景景生情”的震撼体验。展览深度联结青浦与《红楼梦》的不解之缘:青浦大观园实景与数字场景融合、非遗技艺还原书中雅趣、馆藏清代贵族生活雅器陈列,更有沪上红学家的重点成果介绍,让传统文化的底蕴可触可感。
◉ 江 苏
▼
新月与蔷薇——伊朗文明的千年经纬
展期:2025.07.02-2025.11.16
地点:南京博物院
展览汇聚来自礼萨·阿巴西博物馆、伊朗玻璃器与陶瓷器博物馆、莫格达姆博物馆、伊朗国家艺术馆、伊朗国家地毯博物馆的151件/套馆藏精品,时间跨度之大,展示了伊朗不同的民族、宗教和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共同谱写了伊朗文明的辉煌篇章。
▼
抟砂登魁——古今紫砂艺术作品展
展期:2025.06.28-2025.08.28
地点: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
展览以历史为脉络,集合了34位制壶大师、48位青年紫砂艺术家,共130余件紫砂艺术作品,梳理明清至今600年间的紫砂演变历史,让观众在满天星辰的展览空间里,踏上紫砂艺术的时空之旅。
▼
有戏——院藏无锡惠山泥人展
展期:2025.05.18-2025.07.31
地点:南京博物院
惠山泥人是无锡特色民间工艺美术品,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泥人分“粗货”与“细货”两类。“粗货”是用模具印制的泥人,如大阿福、蚕猫等;“细货”即手捏泥人,因戏曲题材居多,又称“手捏戏文”。本次展览共展出南京博物院藏清代、民国和现当代不同时期的惠山泥人精品121件(套),更有难得一见的成套“手捏戏文”,为近年来规模之最。
▼
寻宁——南京江宁华西村考古成果展
展期:2025.05.23-2025.07.23
地点: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
展览集中展示了华西村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玉器等文物130余件,辅以场景复原、多媒体互动等形式,带大家穿越千年,触摸江宁先民的生活脉络,理解地名背后的文明厚度,更让文物保护成果真正“活起来”“用起来”。
▼
从拙政园到莫奈花园
展期:2025.07.15-2025.10.23
地点:苏州博物馆(西馆)
展览汇集国内外13家公立机构、160余件珍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及境外借展文物共计63件/套,囊括诗文书画、古器文玩、西洋艺术等门类,展览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聚焦园林与历代文人隐逸理想、明代苏州园林实践、江南园林造景技艺、园林生活的极致风雅以及互为观照的世界园林,着力呈现园林作为人类精神归属地的多样表达。
▼
时空交织:苏州非遗与欧陆叙事
展期:2025.06.13-2025.10.12
地点:苏州丝绸博物馆
展览聚焦当代语境下苏州非遗与欧陆文化的跨时空对话,集结中国先锋设计师、欧洲国际设计师、苏州本土高校教师和苏州非遗传承人,以全球化视野与先锋艺术语言,对苏州非遗进行创新诠释与实验性探索。通过动态走秀、静态展示、学术研讨、设计工坊等形式,全方位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的深度对话,并在公共教育方面深入探讨苏州非遗的当代转化研究与传播策略,推动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国际化传播。
▼
从拙政园到《长物志》
展期:2025.07.01-2025.10.26
地点:苏州博物馆
展览以一年四季为轴,《长物志》为引,将带领大家进入明代文人“以器载道,借物明心”的精神世界。展览分序厅入梦·四时花神、春·紫藤幽径暗香契格、夏·雨打芭蕉事修明志、秋·菊绫揭妙观画窥心、冬·读牍梅间择器知境五个单元。通过花卉、焚香、品茗、赏画、择器等多个维度,邀您循物入境,体悟明代文人雅士的美学生活。
▼
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
展期:2025.05.01-2025.08.04
地点:苏州博物馆(西馆)
展览以亚述帝国全盛期的君主——亚述巴尼拔(Ashurbanipal,约公元前668–631在位)为核心人物,从他帝王、军事家、学者、图书馆缔造者、猎狮勇士等多重角色切入,由他的传奇经历,扩展至他的城、他的国、他的时代,生动呈现了一首激荡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王者史诗。
▼
随州——汉东形胜和千年文脉
展期:2025.05.29-2025.09.10
地点:苏州吴文化博物馆
从先秦时期发展灿烂辉煌的青铜文化,到隋朝成为国号的来源,再到宋元时期成为众多诗词名士吟咏的文化胜地,而后又在明清时期出现昌盛的形势,随州一直以来都是多元一体的华夏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共展出178件/套随州珍贵文物,分为炎帝故里、汉淮风云、彼美汉东三个单元进行阐释,凝聚随州地方文化的精神内涵。
▼
礼制·时尚
展期:2025.05.18-2025.10.08
地点:武进博物馆
常州明代王洛家族墓女性墓葬中出土的华美丝织品,暗含明代社会的身份秩序,彰显江南纺织的巅峰水准,投射出对奢华的极致追求。本次展览以服饰为棱镜,穿透物质表象,聚焦十六世纪江南社会的文化肌理。这些精美的纺织品不仅展现了明代高超的纺织技艺,更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服饰文化和丧葬习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
尘世幸福——明清文物里的泰州城特展
展期:2025.05.11-2025.07.12
地点:金坛市博物馆
展览精选泰州市博物馆珍藏的44件/套明清文物,包括生活用具、艺术品及珍贵文献资料等展品,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泰州城从明清时期至今的历史变迁,向世人展示泰州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民生活的幸福场景,引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明清时代独特魅力。
▼
金色海昏——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
展期:2025.05.01-2025.08.15
地点:常州博物馆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汉代侯国遗址,出土文物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堪称一部反映汉代鼎盛时期璀璨文化的百科全书。此次展览是江苏地区首次举办的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展,沉睡千年的金玉珍宝、礼乐重器、儒家经典等120件组展品将携手展出,共同呈现一场蔚为大观的文化盛宴。
▼
异趣同辉——八大山人与扬州八怪的艺术对话
展期:2025.05.18-2025.08.18
地点:扬州博物馆
展览从“笔简形具 逸品神韵”“我自有我 借古开今”“异趣同辉 众山皆响 ”三部分,呈现一场跨越百年的笔墨盛宴,以期通过跨时空的视角,探寻二者在艺术精神、笔墨语言及社会语境中的呼应、碰撞和对话,感悟八大山人与“扬州八怪”的独特创新精神。
▼
剧透——来自1986年的剧本
展期:2025.05.18-2025.08.20
地点:中国昆曲博物馆
40年前的149盘录像带,记录了1986年到1988年文化部振兴昆曲指导委员会举办的昆剧培训班,4期培训班持续3年,耄耋之年的 “传”字辈老先生将昆曲传授到六大院团,完成了昆曲传承史上又一次全力托举。展览通过图文、视频、文物等方式展示,契合展览主题“剧透”,以一方小展厅来管窥一斑,吸引观众去往视听欣赏室观看全片,进而去了解这段历史。
▼
繁花与缪斯:阿尔丰斯·穆夏的世纪绮梦
展期:2025.04.25-2025.08.24
地点:无锡博物院
百余幅穆夏真迹作品,涵盖了他在巴黎与布拉格两个不同创作时期的作品。其中大部分均为百年前穆夏亲自参与制作的原版石版画作品,完美呈现大师高超的艺术造诣。本次展览还展出数幅珍贵手稿,实属难得,让观众可以窥见穆夏的创作过程,对大师艺术作品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
金匮遗珍——无锡博物院典藏精品文物展
展期:2025.05.01-2025.08.01
地点:无锡博物院
无锡既是文人笔下春风烟雨中的诗画江南,也是能工巧匠应物象形的艺术宝库。无锡博物院藏万千瑰宝,尤能勾勒出江南文明的精神脉络与物质肌理,本次展览特撷取院藏精品文物60余件,以书画的灵韵与器物的质美为经纬,铺陈吴越大地的历史长卷。
▼
大河梵音——玉门昌马石窟艺术展
展期:2025.07.15-2025.10.15
地点:江阴市博物馆
玉门昌马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我国石窟和佛教艺术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夏天,隐秘千年的玉门昌马石窟和我们相遇,让我们在吴侬软语的烟雨江南欣赏壁画艺术盛宴。
▼
纵马鸣弓,封狼居胥——从武状元到将军的成长档案
展期:2025.06.27-2025.08.24
地点:连云港市博物馆
展览通过珍贵的文物与相关史料,详细展示了武状元成长为将军的历程以及中国古代武举制度的全貌,让观众跨越历史的长河,体会武举英雄的不凡气魄与民族精神,感受武举考试对古代社会发展之贡献。
◉ 浙 江
▼
相无古今——石窟艺术超感沉浸体验
展期:2025.07.08-2025.10.31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
展览是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传承的一次创新实践,由物质现实区域、增强现实区域、虚拟现实区域组成,突破传统文物展示框架,运用前沿数字技术打造超感沉浸空间,引领观众步入一场融合千年石窟艺术精华的感官之旅。
▼
绽放——16至20世纪典藏珍宝艺术展
展期:2025.06.28-2025.10.08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
东西方的巧思与匠心,在金银宝石间交融迸发,在巧手雕琢中绽放流光火彩。自然的丰饶、东方的神韵、古典的理想,皆化作冠冕上璀璨的星芒、首饰间灵动的花朵、粉盒中雅致的风物。展览汇集350余件横跨五个世纪的典藏珍宝,尚美皇冠璀璨依旧,克雷夫科尔麦穗冠冕轻盈闪烁,鎏金点翠嵌宝龙凤冠华彩重生,祖母绿项链诉说永恒,蜻蜓胸针展翼灵动……珍宝跨越岁月长河,共同谱写一曲东西交融、自由绽放的艺术华章,诉说永恒不灭的辉煌。
▼
大唐盛世 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特展
展期:2025.06.24-2025.10.10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
展览以“大唐盛世”为时代背景,以“法门珍宝”为核心亮点,汇集了全国7家文博单位的百余件精品文物,旨在通过珍贵的文物遗存,多维度、立体化地展现唐代高度发达的文明,为观众奉上了一场穿越千年的大唐文化盛宴。
▼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元画专题展
展期:2025.07.01-2025.08.31
地点: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中国历代绘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展览以八大版块为经纬,从遗民隐逸到文人寄兴,从南北画风交融到水墨丹青东传,系统呈现元代绘画的丰富维度,通过百余件绘画珍品图像与传世文献,引导观者步入一场跨越时空的笔墨对话。
▼
莲开八方:犍陀罗艺术与亚洲文明
展期:2025.05.09-2025.08.09
地点: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展览共展出150余件犍陀罗及其它亚洲文明艺术精品,以丰富翔实的考古资料,全景式地介绍犍陀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独特魅力,以多元文化视角,展现犍陀罗艺术对亚洲文明的影响和贡献,由此诠释不同文明间交流对话、和谐共生、携手发展的历史意义。
▼
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
展期:2025.05.08-2025.07.31
地点: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展览汇集了11家意大利文博机构共84件十三至二十世纪的珍贵文物展品,囊括油画、雕塑、陶瓷、玻璃、珠宝、纺织品等多个品类,透过与马可·波罗一行探险家们的视角,还原其在丝绸之路上惊心动魄的探险之旅。
▼
拓传春秋——青州博物馆藏拓片展
展期:2025.05.18-2025.08.17
地点:舟山博物馆
展览精选了青州博物馆馆藏的汉至隋唐五代碑拓精品35件(套),跨越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从汉隶的古朴雄浑,到魏碑的阳刚率真;从唐楷的规范严谨,到行书的潇洒俊逸,无不体现中国书法的演变脉络与精神气质。更有北齐线刻画像石的拓片,线条细腻流畅,画面构图简洁生动,人物、车马、乐舞等形象在墨色勾勒中栩栩如生,不仅展现了北朝艺术风格的独特魅力,也为研究古代社会生活与宗教信仰提供了宝贵图像资料。
▼
玉见五千年——良渚文化特展
展期:2025.07.12-2025.10.12
地点:宁波博物院
作为目前中国唯一申遗成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良渚文化无疑是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一颗璀璨之星。展览透过127组良渚文化玉器、石器、陶器精品,向广大观众展示良渚文化在礼制、信仰、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描摹良渚古城这一伫立于长江中下游的史前区域性国家样貌,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多元一体的发展图景。
▼
高山鸣泉——华茂典藏三十五周年油画与雕塑精品展
展期:2025.07.20-2025.09.06
地点: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
多年来华茂始终坚持“收藏为了教育”的理念,凭借对艺术的真诚热爱与执着信念,构建起贯通中西、融汇古今的收藏体系。“高山鸣泉”这一主题凝结了东方哲学中“启蒙养正”的人文理想,本次展览试图打破传统展陈线性的叙事框架。无论是懵懂的孩童、求知的学子,还是阅历丰富的艺术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与共鸣。
▼
吉金万里——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特展
展期:2025.07.22-2025.10.19
地点:宁波博物院
中国西南地区自古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交通位置不仅让它成为文明滋生的沃土,也为文化的交流、融合、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先秦秦汉时期,随着与周边地区商贸往来、人群流动的愈加频繁,西南各地区在自身文化传统及信仰体系之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青铜文化。展览以西南各地区青铜文化的独特性为主线,通过考古实证与艺术叙事,展现巴蜀、夜郎、古滇、瓯骆等古国文明的独特创造力及其与中原文明的交融历程,展示古代中国不同区域间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
▼
唐诗之路
展期:2025.06.18-2025.10.08
地点:新昌博物馆
展览以文物实证文化,根据唐诗之路形成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脉络,通过“大唐飞歌——花舞大唐春”、“诗行浙东——遣兴莫过诗”、“梦回天姥——剡溪蕴秀异”三个单元,以文物佐证文化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大唐风采与诗路浪漫及新昌县文化繁荣。
▼
“蒲邋遢 不邋遢”——蒲华缘结台州160周年纪念展
展期:2025.07.12-2025.10.10
地点:台州市博物馆
展览汇集省内十余家文博单位的50多件藏品,以蒲华“邋遢”的外表与“不邋遢”的艺术灵魂为线索,通过“见人.见画.见精神”的立体叙事,打造一场“可看、可玩、可思”的沉浸式艺术之旅。展览分成“风华正茂”“台州滋养”“化茧成蝶”“孤勇直行”四个单元,分别展示蒲华来台州前的生活状况、台州山水和人文对蒲华艺术创作的影响、蒲华的艺术成就,即如何从地方画家成长为海派先驱、在海派艺坛中独树一帜的创作和对艺术的坚持。
▼
天籁回响——项元汴诞辰500周年特展
展期:2025.06.28-2025.07.27
地点:嘉兴博物馆
明代画家项元汴出身名门望族世家,而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鉴赏、收藏文物上,其“天籁阁”收藏空前绝后,在当时蜚声中外。2025年是项元汴诞辰500周年,嘉兴博物馆联合国内十六家收藏单位,于项元汴500周年诞辰日推出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51件,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22件,三级文物10件;当代临摹、创作作品45件。
▼
为国抡贤——泰州科举院试文化文物展
展期:2025.05.17-2025.08.13
地点:嘉兴博物馆
展览以泰州明清时代的科举院试制度为切入点,依托馆藏文物资源,坚持“以文物说话”的展陈语言,分“鱼跃龙门”、“科名振美”、“诗书传家”、“万古流芳”四个部分,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历史变迁,尤其是科举“院试”文化及其对泰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
布里生花——黄河三角洲蓝印花布精品展
展期:2025.06.29-2025.08.10
地点:丽水市博物馆
展览展出明清至近现代展品百余件,通过展示传统印染织物,彰显黄河三角洲这个独特地域的染织文化,增强了文化的传播性。在展览中根据年代、纹饰、题材、色彩、技艺等特征将展品进行分类展示,配以文字性的背景介绍和展品说明,充分阐述蓝印花布这类染织技艺的发展情况,带给观众多元的观展体验。
▼
碧色万里:10-12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
展期:2025.07.11-2025.10.20
地点:中国丝绸博物馆
草原丝绸之路,是经草原沟通欧亚大陆的最北通道,既是游牧与农耕文明交汇之所,民族迁徙往来之途,亦为东西文明对话之桥梁。展览通过辽上京遗址等出土的精美历史文物和多媒体展示手段,展现草原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的融合与碰撞,阐释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谅友在怀——晚清民国刺绣扇套展
展期:2025.07.15-2025.10.07
地点:中国丝绸博物馆
作为护具,扇套诞生之初的主要功能是收纳、保护,使折扇可“放则遮日,收则入囊”,便于随身携带。此后,由于制作精美,使用日趋广泛,它的装饰功能逐步凸显。展览甄选32件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精美刺绣扇套,邀您一同回溯那段岁月里,针线交织的风雅篇章。
▼
元代的杭州与泉州:河海相依,多元和合
展期:2025.04.25-2025.08.11
地点:杭州博物馆
展览汇聚了22家文博机构、200余件/套珍贵文物,包括陶瓷、书画、玉器等十类,以“双城镜像”叙事再现元代杭州的运河文韵与泉州的海洋商贸盛景,通过并列杭州青砖灰瓦、泉州红砖异域建筑等视觉符号,解析两城在元代河海文明中的“差异与辉映”。
▼
洋阳伞伞——从阳伞到洋伞看中西文明的交流互鉴
展期:2025.04.18-2025.10.13
地点: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伞,这一看似寻常的物品实则蕴含着独特的魅力。除了基本的实用性,伞更是衣着的优雅伴侣。此次展览遴选了110余件/套馆藏精品,联合4家借展单位提供的50余件展品,组织了本次阳伞特展,旨在介绍西方阳伞这一种既实用又富有艺术韵味的服饰配饰,也期望通过“伞”这一视角向大家呈现中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印迹。
▼
江南与鲁迅的艺术世界——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文物展
展期:2025.06.27-2025.10.12
地点:杭州市临平博物馆
展览以鲁迅的艺术世界为核心,汇聚110余件珍贵文物,通过“美术家鲁迅”“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鲁迅收藏的金石拓片”“书法家鲁迅”和“鲁迅与江南”五大板块全面呈现其多元成就,展现其与江南文化的深厚渊源,为观众呈现一个多维度的鲁迅艺术世界。
▼
敬天格物——西周虢国玉器精品展
展期:2025.06.13-2025.09.14
地点: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虢国墓地是一座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且保存完好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邦国公墓。虢国墓地出土的玉器,玉质优良,造型多样,纹饰精美,工艺精湛,代表了周代玉雕的最高水平,被誉为我国先秦时期的艺术珍品。展览精选虢国墓地出土的 118件/套珍贵玉器 ,其中一级文物30件/套,以“礼玉、佩玉、殓玉、用具、饰件”五大单元,全景式呈现西周虢国的礼制文明、审美意趣与精神世界。
▼
星斗——古国时代的中国
展期:2025.05.18-2025.08.15
地点:玉架山考古博物馆
展览汇集18家参展单位的202组214件重磅文物,分“泥火幻化——陶器:大地与先民的交响”“天工玉礼—— 玉器:天人之间的对话”“光耀吉金——青铜器:王朝时代的号角”三个单元。通过这些展出的精美文物,观众能直观感受当时各区域文明的魅力与特色,以及它们之间的交流融合。
▼
虞见曾侯——曾国七百年特展
展期:2025.05.01-2025.08.31
地点:上虞博物馆
展览以曾国700年兴衰为轴,通过三大主题单元勾勒出这一方国从西周藩屏到战国文化高峰的完整脉络,不仅是曾国考古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注重创新展陈方式,借助互动展陈与数字技术,让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青铜器铭文解读、礼乐复原等过程。
▼
文明的密码——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
展期:2025.05.18-2025.08.18
地点:湖州市博物馆
展览汇集了近百件(套)来自叙利亚大马士革博物馆、阿勒颇博物馆、代尔祖尔博物馆等博物馆的文物精品,涵盖石器、青铜器、金银器、雕像等多种类别。展览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曙光”“变革”“争霸”“融合”“对话”五个单元,展现叙利亚横跨数十万年的文明发展历程,讲述中叙两国通过丝绸之路的交流史。
◉ 安 徽
▼
煌煌商邑 契刻千年——殷商甲骨文主题展
展期:2025.04.18-2025.08.17
地点:安徽博物院(老馆)
此次展览是近三年来天津博物馆最大规模赴外甲骨主题展,也是安徽博物院开馆以来的首个甲骨主题展。展览遴选甲骨、青铜器、玉器、以及重要甲骨学著述等130余件(套),其中有不少“明星甲骨”同场争辉,包括著名的“月有食”卜骨和“王狩光”卜骨等。展览中有六片甲骨为首次展出(其中四片天津博物馆藏甲骨,两片安徽博物院藏甲骨)。
▼
西京印迹——大同辽金元文物展
展期:2025.05.13-2025.08.03
地点:蚌埠市博物馆
西京大同名屹立于大漠边缘,扼守险要之道,,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美誉。此次展览共展出铜器、陶瓷器、金银器等展品138件(套),展示了辽金元时期大同地区的政治经济、日常生活、工艺生产和信仰习俗,带领观众感受多民族共同创造出的极具民族风情且融合并蓄的特色文化。
◉ 江 西
▼
汉和天下——西汉帝陵文化展
展期:2025.05.16-2025.08.16
地点: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展览深入解读西汉帝陵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多角度展现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128件/套精品汉代文物集中亮相,霸陵出土的金器、瓦当等文物首次展出,再现大汉王朝的磅礴气象。
▼
巧工匠心——华侨博物院藏雕刻精品展
展期:2025.06.14-2025.08.28
地点:吉安市博物馆
展览精选89件雕刻艺术品,涵盖了宝玉石雕、牙雕、竹木雕、彩石雕等多个品种。这些作品不仅技艺精湛,而且造型生动、题材广泛,寓意深远,集实用和赏玩为一体。
◉ 福 建
▼
关山共赴·盛世中华——周秦汉唐文物大展
展期:2025.04.29-2025.08.31
地点:福建博物院
建都于陕西西安一带的周、秦、汉、唐四个朝代,宛如四座巍峨的高峰,傲然屹立于中华大地之上,迸发着独特的魅力。本次展览分为四大单元,全方位展现周礼奠基、秦制一统、汉风远播、唐韵包容的文明演进历程。
▼
窑火陶韵——孝感市博物馆藏马口窑陶器展
展期:2025.07.15-2025.08.25
地点:福建民俗博物馆
◉ 广 东
▼
典雅之冠——18世纪意大利萨沃伊王朝的宫廷生活与艺术
展期:2025.07.15-2025.10.19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展览汇集166件/套意大利萨沃伊王室珍藏,全数展品皆首次来华。展览特别遴选广东省博物馆珍藏的外销艺术品,以“中国风”艺术向西方扩散的核心枢纽——广州口岸为视角,再现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盛况。
▼
百甘风华 播芳六合——西泠印社社藏金石书画精品展
展期:2025.07.20-2025.10.20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
展览是近年来西泠印社最大规模外展,展品序列、数量、质量均开创了外展的先河。展品涵盖西泠印社创社四英、七任社长、名家精英,精心造境的书画精品;明清以来至近现代文人篆刻代表人物篆刻原作及金石拓本、印屏印谱等文物级藏品。集中反映了西泠印社先贤的艺术成就和风采,呈现金石篆刻艺术的赓续、传承与发展。
▼
大师刻痕——抗战时期的版画艺术展
展期:2025.07.07-2025.09.07
地点:深圳博物馆
本次展览精选了力群、李桦、陈烟桥、古元、陈九等爱国艺术大师创作的80幅抗战主题版画作品进行展出,分为三个部分较为详尽地介绍了鲁迅先生倡导培育中国新兴版画,以及对抗战版画的重要影响。
▼
唐韵遗珍:唐代女子首饰与文化展
展期:2025.07.05-2025.09.05
地点:广东大观博物馆
展览以“盛世华章:唐代社会与女性风尚”“霓裳花钿:唐代女子首饰之美”“巧夺天工:唐代首饰制作工艺”“礼制与民俗:首饰背后的文化密码”四大单元,邀您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大唐首饰之美学与文化盛宴,触摸那个兼容并包的时代最鲜活的脉搏。展览让我们循着金银的轨迹,聆听珠玉的密语,在流光溢彩中重现那个气象万千的盛世,感受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胸襟与气度。
▼
熠熠其辉——夏商周礼乐文化展
展期:2025.07.05-2025.10.12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该展汇集了253件展品,分“引言”“礼乐初成”“礼乐之隆”“礼乐演续”四部分,聚焦夏商周三代玉石器、青铜器和陶瓷器等礼器中包含的礼制因素,致力于探索中华早期文明,尤其是礼乐文化的发展历程。同时呈现了广东出土的商周时期重要礼器群,阐释了岭南与中原的文化关联,展示了岭南地区中国化进程的关键环节。
▼
陶窑烟火——石湾陶与广府生活艺术展
展期:2025.05.18-2025.10.26
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展览以“陶窑烟火”为主题,通过100余件(套)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石湾生活陶器展品,结合广府民居场景还原,通过六个单元全面展现石湾陶器在广府人家衣食住行、文娱礼仪中的功能与艺术价值,揭示其背后蕴含的东方生活哲学与匠人智慧。
▼
人间镜像——广州汉晋墓葬的生命叙事
展期:2025.04.29-2025.09.07
地点: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展区)
展览围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广州汉晋墓葬考古成果,精选208件(套)馆藏文物、手稿和资料,以“相会:番禺城的那些人”“墓葬:沟通生死的桥梁”“转身:摇身一变的广州人”三个单元,再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明格局下汉晋广州城市记忆和历史图景。
▼
抟泥化万物——古代东西方文明中的陶瓷艺术
展期:2025.04.29-2025.08.31
地点: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
展览荟萃了267件/套陶瓷文物珍品,时间跨度近6000年,地域覆盖地中海沿岸、西亚、南亚、东南亚等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区域,类型涵盖饮食器、炊煮器 贮藏器、装饰品、陶偶像、陶模型、灯具、建筑构件等,无论是展品规模还是多样性,在国内同类型展览中都实属罕见。
▼
瑰丽永驻——古希腊彩陶及普利亚艺术文化特展
展期:2025.06.12-2025.10.08
地点: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
展览分为古代文物与当代艺术两大部分。古代部分以古希腊神话中的六位神祇为线索,串联起意大利普利亚大区6家文博机构的115件(套)藏品,包括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彩陶、雕塑、青铜器、玻璃器等,展示了古希腊时期意大利南部精湛的制陶技艺,反映了当地繁荣的经济发展和独特的文化风貌。当代部分则通过展示意大利当代艺术家及摄影家的作品,使观众感受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的交相辉映,欣赏普利亚的优美风光和文明遗迹,领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
王子、质子、国王:南越明王和他的时代
展期:2025.04.29-2025.08.20
地点: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
展览从“南越王子”“长安为质”“南越明王”“南越鸿门宴”四个部分,通过160余件/套文物,结合文献关于南越国的寥寥数语,以及近年来的重要考古发现成果,多维度呈现赵婴齐及其时代。
▼
甄·集——南越王博物院藏品征集成果展
展期:2025.07.10-2025.11.30
地点: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
展览精选了300余件/套通过接收移交、接受捐赠、购买等方式征集的文物,展品时间跨度大,纵贯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全景式呈现近年来南越王博物院征集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
瑞玉呈祥——湖北省博物馆典藏明清玉器展
展期:2025.04.30-2025.08.03
地点:南山博物馆
展览以 “瑞玉呈祥” 为主题,精心构建礼仪用玉、文房雅器、陈设玉作、服饰佩饰四大展示体系,展品均来自湖北省博物馆的珍贵收藏,不仅有故宫博物院调拨的清宫旧藏,还有政府移交的民间征集品及重要考古出土器物。展览以玉雕为核心,融合多种宝石品类,系统展现明清玉器 “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的艺术魅力。
▼
千年汉韵——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
展期:2025.07.03-2025.11.02
地点:珠海博物馆
展览聚焦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以“豫章海昏”“王侯威仪”与“儒风南阜”为脉络,展出金器、玉器、青铜器、陶器等各类文物,展现汉豫章郡的历史风貌与刘贺从昌邑王、废帝到海昏侯的跌宕人生,再现汉代王侯的奢华生活与精神追求。观众可透过这些瑰宝,一窥两千年前的汉风雅韵,感受一个时代的恢弘气象。
▼
生生不息——清光绪“本仁堂”青花云龙纹大香炉
展期:2025.05.30-2025.07.31
地点:顺德区博物馆
香炉作为祠堂仪礼的核心器物,是宗族凝聚力的物质载体。此次展出的清光绪“本仁堂”青花云龙纹大香炉为顺德区博物馆藏二级文物,其出自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乐从沙滘陈氏大宗祠。展览以香炉为媒,展示其从祭祀重器到文化符号的演变,不仅展现顺德宗族、祠堂文化,更突出传统文化在文旅融合中焕发“生生不息”的新时代活力。
▼
金丝笼与鸢尾花——十九世纪欧洲风尚展
展期:2025.05.13-2025.11.09
地点:顺德区博物馆
展览以19世纪欧洲女性的一天为切入点,复刻还原其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四个场景:卧室、餐厅、花园、宴会厅;从晨妆到夜宴,引领我们步入那个华服与束缚并存的时代,窥见风尚流转下女性主体性的觉醒。
◉ 广 西
▼
银领未来——贵州民族银饰展
展期:2025.05.18-2025.08.18
地点:防城港市博物馆
贵州民族银饰以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承载着制作者、佩戴者、流传者的情感故事,蕴含各民族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的生动印记。展览通过176件(套)精美银饰,让观众在欣赏银饰之美的同时,领悟贵州各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 湖 北
▼
碑苍帖逸——馆藏杨守敬金石碑帖展
展期:2025.06.20-2025.09.10
地点:湖北省博物馆
杨守敬作为近代著名学者,其著述颇丰,广泛涉及舆地、金石、版本、目录、书法等领域。《水经注疏》为其学术代表作。本次展览精选了杨守敬家族捐赠的70余件珍稀碑帖、拓本及其金石考释手迹,从近代中国学术变迁的角度展示杨守敬在金石碑帖学研究中的深厚造诣与重要贡献。
▼
美石之语——天津博物馆藏明清玉器展
展期:2025.05.18-2025.08.18
地点:武汉博物馆
天津博物馆馆藏玉器万余件,纵贯古今,独具特色,在国内外文博界享有盛誉。本次展览精心撷选选明清玉器122件(套)实际件数169件,全部属于馆藏珍贵文物,其中二级品文物占到整个展览的三分之一,展览充分依托强大的馆藏资源与优势,并结合以多年来考古发掘成果和学术研究成果,精心策划,从文物的功能、造型、纹饰、内涵等多方面展示明清玉器精湛卓绝的雕琢工艺和独特魅力。
▼
江城记忆——老汉口文化展
展期:2025.07.04-2025.08.24
地点: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
老汉口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篇章,更是武汉文化的根脉所在。它承载着几代人的情感与生活,那些古朴的老物件、充满韵味的建筑风貌、鲜活的市井文化,共同构筑起武汉独特的城市精神。主办单位精心策划此次展览,与观众一起在驻足凝眸间回望江城,追忆往昔岁月。
◉ 湖 南
▼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
展期:2025.06.12-2025.05.19
地点:湖南博物院
佛教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金铜坚硬材质与佛教神祇慈悲情怀的奇妙组合,赋予了佛教造像艺术至刚至柔的文化品格,形成了有别于绘画艺术的独特表达。展览聚焦湖南博物院藏百余件金铜佛造像精品,展现魏晋以来一千余年间经典的佛教造像风格与艺术流派。
▼
潇湘石韵——湖南博物院藏石雕精品展
展期:2025.05.30-2026.05.30
地点:湖南博物院
石头,作为大自然最质朴的馈赠,在人类文明长河中,不仅是构建世界的基石,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次展览精心遴选了100余件精美石雕,让观众在欣赏美石与巧工的过程中,探寻自然奥秘,领略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
▼
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华文明展
展期:2025.06.14-2025.10.12
地点:长沙博物馆
本次展览以长江为舞台,以文物为角色,以文明演进为主线,以民族性格为特征,讲述长江之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之于中华民族融合、演进与复兴的伟大作用,生动呈现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 重 庆
▼
双城芳华——新时代成渝地区基建考古成果展
展期:2025.06.13-2025.08.24
地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
成渝双城,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巴蜀大地数千年的文明积淀。作为中国西部发展的战略支点,两地在城市化浪潮中不仅书写着现代传奇,更以“基建考古”为纽带,将深埋于地下的历史记忆唤醒,构建起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展出的230余件套文物展品、大量珍贵的考古图像资料,共同编织出一幅从旧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文明长卷。
▼
从敦煌到大足——石窟艺术中国化流变
展期:2025.06.18-2026.01.05
地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
敦煌莫高窟与大足石刻,是中国最早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两座石窟,也是石窟寺艺术在中国发展的高潮与尾声,它们一北一南、一先一后,勾勒出石窟寺艺术自西域传入中原的清晰线索。展览精选敦煌、大足以及丝路沿线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石窟艺术珍品,带领观众感受千年石窟穿越时空对话的宏伟与震撼。
◉ 四 川
▼
纹脉绵长——四川各民族文物上的吉祥图案
展期:2025.05.01-2025.08.31
地点:四川博物院
展览展出133件汉、藏、彝、苗、羌等各族生活日常的文物,包括金银器、玉器、漆器、织物等,除了平日珍藏在库房的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纹瓷杯等文物,还有来自四川大学博物馆、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院的藏品,共“话”定格在文物上的吉祥。
▼
大备盛德——青铜时代的曾国与鄂国
展期:2025.05.18-2025.08.10
地点:成都博物馆
鄂、曾两国125件(套)精品文物,以青铜器为匙,解锁商周诸侯小国的文明密码。从鄂国兽面纹鼎的庄严神秘,到曾国华贵编钟的礼乐华章,每一件器物都镌刻着文化交融的印记,诉说着“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叙事。
▼
文明的史诗:来自地中海的古典雕塑艺术
展期:2025.06.13-2025.10.08
地点:成都博物馆
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古典艺术品首次来华,也是成博首个以古典雕塑为主的重磅特展,共展出125件(套)珍贵藏品,76件殿堂级古典雕塑,观众可一次性感受从古希腊到罗马帝国全盛时期的艺术之光。
▼
青·韵——文物里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
展期:2025.07.16-2025.08.31
地点:金沙遗址博物馆
展览汇集了来自国内20余家文博机构的200余件精美青色系文物,并辅以四川地区的道明竹编、蜀锦、蜀绣、川剧戏服等青色系非遗展品同台展出,旨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青色文化的丰富内涵,生动展示非遗技术随时代发展不断传承创新成果,全面彰显中国传统色彩美学的深厚底蕴及其蕴涵的中华美学精神。
▼
古希腊的旅程——希腊考古出土文物精品展
展期:2025.07.07-2025.12.21
地点:三星堆博物馆
展览是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以来首个境外特展,是西南地区首个与希腊文化部合作的原创文物展,展品全部为希腊境内科学发掘的文物,部分文物更是首次在希腊境外亮相。
▼
布达拉宫——来自高原的世界文化遗产
展期:2025.04.27-2025.08.31
地点:三星堆博物馆
展览荟萃布达拉宫珍藏的佛像、唐卡、经卷、法器、服饰、生活用具、木构件、面具等诸类展品110套186件,有超三分之一的展品为首次出展。通过建筑艺术、珍宝文物、保护传承三大维度,演绎了一曲布达拉宫1300年春秋的文化交响乐。
▼
三元及第——家国之梦与华夏文明传承展
展期:2025.07.15-2025.10.28
地点: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展览汇集一百余件珍贵文物,从考生、考场、考卷等多重视角出发,生动再现古代士子求学之路的历史场景,深刻阐释科举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为观众展现了一部波澜壮阔、传承不息的中华文明史诗。
◉ 云 南
▼
潮汐刻度——百年欧洲艺术的多重实践
展期:2025.04.24-2025.09.02
地点:云南省博物馆
展览通过自文艺复兴时期至20世纪欧洲艺术发展历程中不同流派的95件经典作品,将艺术家们的手稿、素描、油画与雕塑作品,以四个单元串联,深入探讨了美术学院在欧洲艺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揭示美术学院的教育如何塑造艺术创作与艺术家的成长,又为何在特定历史时期成为了艺术革新的挑战对象。
▼
心象无界——云南省博物馆藏古代书画精品展
展期:2025.07.18-2025.09.18
地点:云南省博物馆
本次展览全面梳理云博馆藏书画,甄选出百余件珍品,其中80%的展品为首次跟观众见面。除宋元名迹外,明清时期各主要流派的书画作品也将在展厅竞秀,吴伟、董其昌、沈周、文徵明、祝允明、朱耷、傅山、担当、郑燮、金农等名家巨匠悉数登场。
▼
从西南夷到益州郡——战国秦汉时期的云南
展期:2025.07.15-2025.10.19
地点:云南省博物馆
展览汇集了云南各地区20家文物收藏机构的藏品约47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超过300件,为云南省博物馆珍贵文物展出数量及占比之最,类型涵盖青铜器、陶器、漆木器、简牍、封泥、金器、宝玉石等,时代跨越战国至东汉的500余年历史,超过40%为首次公开展出。
▼
探秘定笮——盐源老龙头出土青铜文物展
展期:2025.05.29-2025.08.29
地点:贵州省博物馆
老龙头墓地作为盐源青铜文化的代表性遗址,其墓葬序列从商末延续至西汉早期,完整记录了近千年间青铜文化的发展轨迹。本次展览精选老龙头墓地出土的200余件/套青铜文物,涵盖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礼仪器物与兵器等多个类别,系统展现了古“徙”人、“笮”人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