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11-17 11:17
“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spectacles)的庞大堆积,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这是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一书中最著名的一句断言。
矢,是古代测量直线长短的基本单位。巨,义为包罗万象、任何事物。矩,意为方形或对现实空间的测量。转意为现实世界的规则和法度。矩形空间,即是对日常平淡无奇的事物(我所关注的当下消费文化与工业痕迹)中,有形的直线与横线的交错以及无形的规矩与法度框架的描绘。但这些不是冷静与细致的描绘,而是充满了对画面中框架与规则的破坏与爆裂。对于作品而言,我希望带来的不是强行的解读,而只是在看的过程中,寻找一种自我与作品之间隐秘的沟通渠道。
作为一个童年时期成长在90年代中部小城市的人来说,清晰的感受到那个时期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许多变化是散射性地但又非常明显地发生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从瓦砖平房搬迁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中,目睹那些上学路上的农田极速地消失成为城中难得一见的景观,田园式的生活方式似乎只出现在课本的古诗词或是父辈对于他们童年的描述中,因此我把自己的创作角度更多的关注在那些我置身其中的城市景观中:拔地而起的高楼,林立的商场以及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带来工业产品(彩色电视,双门冰箱,空调,电脑,立体音响,电脑和无线电话等等)的更迭。一个又一个新奇的事物占据着生活的焦点,面对生活里这些极速的变化人们仿佛陷入了一种痴迷和惊诧的全神贯注状态中,沉醉地观赏着,陷入了一种迷入性的“看”。在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情境之中,都会不自觉地被牵引进这个被装饰过的欲望世界。使每个人从表层的理性认识到深层的隐形欲望,都跌入了五光十色,惊人庞大的商品世界中。现代工业制造水平的进步,使得这些工业产品进入流水线生产后便可迅速的遍及在我们的视野范围中;科技发展周期的缩短,使得这些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让人们目不暇接。这样的循环方式势必就会产生大量物质过剩状态的出现。这些日常之物如果不是需要被使用时,只隐藏在我们生活的角落里,我们对于这些功能型的机器并不感兴趣(能使之成为把玩的对象),但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这些机器,依赖于这些机器。
我个人认为代表这个时代的东西有很多种,去记录这个时代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我们可以透过某些具有代表性的东西去观察自己所身处的时代,通过他们去记录自己在这个时代的思考。现在的绘画中并不缺乏对于人、风景、观念等的创作,但很少会关注到这些机器的生存状态,关注他们特定的命运。从我自己的创作角度而言,我更想愿意把自己的目光投入到切身的生活经验之中,从日常对机器的使用经验,或者是在商场的购物经验,亦或是在旧货市场的淘换经验中去提取创作的素材。从具体的创作角度而言,我希望呈现出来的作品既不是日常家居生活就能见到的场景或是对这些机器的客观描绘使之成为符号化的机器;也不希望只有单纯的抽象化后的线条和色块,我更希望观者能从画面中提取到某些具体的信息。所以在处理这些硬铁般冰冷质地的技术机械制造物时,我以一种序列式或矩阵式的空间排布和视觉结构呈现出来,并有意将其色彩单纯化,利用黑白灰及线条粗细等节奏变化以及一些带有破坏性的刮刀效果,营造一种既是此物又非此物和具有纪念碑式仪式感的效果。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