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曹鸿年君子相会图

2015-09-09 09:24

我藏有一幅《君子相会》大中堂。此图将竹、兰、菊、芝石合绘,表现一种君子之风和坚韧高洁之气。怪石笔墨简淡,神韵毕至。怪石的后面,为一丛丛竹子,枝干和竹叶苍润奔放,墨气淋漓。怪石之前,兰草、菊花、灵芝井然有致,高低、粗细、浓淡、色墨诸种关系调配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天空微蓝,衬托一轮明月。难得的是,作者完全是以书法笔法作画,画中更凸显出清旷古雅与金石气息。

曹鸿年(1879—1956),字恕伯,晚年改号宏年,别号如心居士,书斋馆名“松寿轩”,天津人,回族。1879年7月11日出生在一个小商人的家庭。幼年好学,受教于顾叔度先生,学习诗、文、书法,后在严氏学塾就学。19岁又从王鼎平学国画。1900年在家设馆,招生授课。

曹鸿年是近代著名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书画家,对书法、绘画、诗、词等均造诣甚深,又擅长金石篆刻。他的书法有篆、隶、行、楷、魏碑、大草等。行书时悬肘中锋,力追“钟、王”。书联好作边跋,遍布两侧。所画竹兰山水,理法双清,且能左手书画,还擅作指画。作画喜作长题,仿明代画家董其昌风格,在落款上书不题“恕伯”,画不题“鸿年”。因与其父均属龙(小其父24岁),故又号“子龙”,有时作画自题“曹子龙”,晚年名号统一,一律写曹宏年。他自刻图章“临碑帖三百多种”“学书画五十余年”。民国时《湖社月刊》曾多次刊发他有关碑刻的文章,足见其在艺术界的影响。

曹鸿年在艺术上的成就,也传到南方。创立上海书画会的钱云鹤,慕名向他征求书画,他寄去竹、兰等作品,刊入神州吉光集浙江嵊县郑昶所著《中国画学全史》一书。

著名书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居津时,常与曹鸿年往还。曹鸿年曾参加张大千在西安组织的一次全国书画家作品展览,受到大千先生好评,其评语是:“先生诗、书、画三绝,足为北人吐气。”在后来的书信往还中,大千先生称赞曹鸿年是“江北才子”。

《君子相会》绘画之精自不待言,而其题诗与长跋,亦可一观。此画右上有曹氏自作七绝一首:“日月雨风底事忙,光阴难再叹沧桑。续貉不避方家笑,双手成图翰墨香。”诗后题曰:“民国九年十月之间,姑丈刘小亭先生画芝石,前辈梅韵生先生画竹,尹澂甫先生画兰,吾师王铸九先生补花卉,严范老题记,为津门五老合笔之作。求者接踵,颇极一时之盛。未几,而尹公、刘公、梅公、范老相继仙逝。而同乡之委余仿作者极多。二十二年,吾师铸九先生亦归道山。真是日月如梭,光阴难再。每追昔成图,曷胜沧桑之感,题诗媵画,难禁身世之悲。”最后落款:“二十五年二月六日,仲奇仁兄先生顾正,沽上松寿轩曹恕伯左手画芝石,右手写竹花并题。”钤“子龙”朱文印一枚。

从此画题款中,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信息:其一,民国九年(1920)农历十月间,津门画家刘小亭、梅振瀛、尹溎、王铸九和严修曾合笔作画,刘画芝石,梅画竹,尹画兰,王画花卉,严题记,看来此事为当年盛举,在津门书画界具有一定影响。其二,透露出几位书画家去世的时间。此画面世不久,尹、刘、梅、严四人相继去世。民国二十二年(1933)王铸九去世。其三,王铸九(即王鼎平)是曹鸿年的老师。王学画于孟绣邨,张兆祥亦学画于孟。可见他们的师承关系。其四,曹的这幅《君子相会》作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是追忆当年“五老合笔之作”而画,且左手画芝石,右手写竹花并题款。这当是与“五老合笔之作”的不同之处。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