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艺术头条”一周(7.18-7.24)重要展览排行TOP10

2016-07-26 09:13

  【编者按】关注艺术,就上“艺术头条”APP。“艺术头条”推出一周展览排行,对于最hot的“展览”,按照点击量排行加以整理与归纳,让你大饱眼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艺术头条”本周(2016.7.18-2016.7.24)的重要展览吧!

  1、转向:2000后中国当代艺术趋势展

  关注度:★★★★★

  来自52位/组艺术家的绘画、雕塑、装置、录像、动画等多种媒介形式的作品贯穿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一层空间。展览试图用艺术群像的方式对艺术现状进行提问:2000年后,艺术作品从哪里来?又将去往哪里?艺术家们最想通过艺术表达什么?

展览现场

谁的乌托邦/单频录像/20分钟/2006年/鸣谢:曹斐及维他命艺术空间

游戏之地/布面丙烯/300×300 cm/2010年

  2、“她们”国际女性艺术特展

  关注度:★★★★☆

  龙美术馆推首个国际女性艺术大展,呈现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104位女性艺术家、跨越十个世纪的优秀作品。由龙美术馆馆长王薇担任策展人,展览分为湮没的自我、解放的自我、观照的自我、表达的自我这四个部分展开,作为一个整体讲述女性崛起的故事。

开幕式现场,海派旗袍秀演出

小野洋子 《去看天空》 钢铁、涂料 尺寸可变 2015

潘玉良 青瓶红菊 纸本彩墨 74.1×55.3cm 1950年代晚期

  3、“手绘之谜”庞茂琨手稿研究展

  关注度:★★★★☆

  庞茂琨从艺近40年来首次举办的大型手稿展,展览比较完整地呈现庞茂琨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手稿,包括速写、素描、写生、色粉画等近300件。此外,展览还把这些手稿与成品文本进行对比展现,从艺术家的手稿角度展示艺术家艰难的教育成长和丰富的创作历程。

“手绘之谜:庞茂琨手稿研究展”展览现场

庞茂琨 《每日的晚宴》手稿 53cm×38cm 纸上铅笔 2007年

庞茂琨 《自拍》系列手稿 纸上铅笔 2015年

  4、“苍山为岳”石鲁作品个展

  关注度:★★★★

  本次展览展出120余件反映石鲁艺术创作各阶段的作品,完整地反映出石鲁一生“革命的艺术、艺术的革命”的艺术之路。不仅是继1979年石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之后首次国内个人展览,同时也是石鲁家人将其作品分批捐给中国国家博物馆之后的首次大规模亮相。

“苍山为岳--石鲁作品展”展览现场

石鲁 《群英会》20.5cm×23.5cm 纸本油墨 1944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石鲁 《转战陝北》 纸本水墨设色 238cm×216cm 1959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5、“青铜的对话”黄河与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展

  关注度:★★★★

  为纪念三星堆祭祀坑发现30周年,此次展览分为殷商青铜文明、商文化之南传、古蜀青铜文明三个单元共展出文物135件,80%以上一级文物。通过对黄河流域的商王朝晚期和长江流域的中上游的青铜文明对比展示,意图简要勾勒商代晚期黄河与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的格局和概貌。

“青铜的对话”展览现场

人面纹方鼎 晚商·湖南省博物馆藏

三星堆青铜人面具

  6、“永远的战士”纪念彦涵诞辰100周年

  关注度:★★★☆

  2016年适逢彦涵诞辰100周年。展览以时间为线索反映彦涵不同时期的艺术创作与探索,聚焦两个重要时段--革命战争时期的木刻版画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绘画作品,三百余件作品配合文献史料讲述彦涵的故事,彰显这位“永远的战士”沧桑人生中真挚的艺术情怀。

“永远的战士”纪念彦涵诞辰100周年展览现场

彦涵《我们衷心热爱和平》版画 109x65cm 1952

彦涵《四面八方》油画 80x79cm 2006

  7、余友涵1973-1988作品展

  关注度:★★★☆

  此次展览展出作品依据创作时间和内容题材,共分为五个部分呈现出余友涵在形成抽象艺术风格前的早期创作与探索的历程。从1973年在石家庄李村的写生创作开始直至1980年代,与同时代宏大叙事的主题性绘画不同,“美”被余友涵以最直观的方式得以展现。

“余友涵1973-1988作品展”展览现场

余友涵 《石家庄李村农舍》 1973年 纸本油彩

余友涵 《武康大楼》1983年 布面油彩

  8、“很中国”曾宓书画作品展

  关注度:★★★

  曾宓是一位极具个性而又富有情趣的艺术家,他以传统为基点,通过笔线、宿墨及水与色彩的运用,将水墨的高雅纯净和现代的构成表现融合在一起。本次展览展出作品近80件左右,题材涉及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等方面。

展览海报

曾宓 《三潭印月》 82.5c×52cm

曾宓 《他日的故事系列》 40×25cm

  9、“诺亚花园”邓国源个展

  关注度:★★★

  本次展览由朱青生担任策展,展出大型装置《诺亚花园》。谈到这件作品的创作初衷,邓国源说: “这首先是一件互动型的作品,我希望作品能够与大众发生互动,人们能够进入其中,去感受它;其次我希望艺术能够跟现实有关系。”

“诺亚花园”展览现场

《内景1》

《内景2》

  10、“转角世界”群展

  关注度:★★★

  当路边闲置物成为创作材料,日籍艺术家原田透与中国艺术家烟囱的创作似乎都与殿堂艺术无关。7月22日,位于香港上环海味街区的狮语画廊将呈献原田透、烟囱双人展“转角世界”,艺术家与画廊同时发声,市井与艺术两个世界由此开启“一墙之隔”的对话。

“转角世界”展览海报

展览作品 原田とおる 45x40x25cm 2016年

展览作品 烟囱 25x20cmx4 2015年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