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1月7日,北京恭王府展览将展出虹鸣完全美学主义绘画作品—《红楼梦人物系列之黛玉葬

                        碎说红楼梦艺术 葬花之黛玉   

117日,北京恭王府展览将展出虹鸣完全美学主义绘画作品—《红楼梦人物系列之黛玉葬花》   

黛玉之葬花魂 150*115cm 布面油画  2008

 红楼梦人物系列——NO2《葬花之黛玉》 布面 炳烯油画 综合材料 虹鸣 

     林黛玉《葬花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
  落絮轻沾扑秀帘
  
  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
  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
  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
  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侬此日生双翼
  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
  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
  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思去侬收葬
  未卜侬身何日葬
  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
  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林黛玉,小名颦儿,贾母外孙女,宝玉表妹。出身于钟鼎之家书香之族。母亲贾敏,是贾赦、贾政之妹,早丧,故黛玉寓居于贾府。后其父林如海亦亡故,遂长期寄居在贾府。

     她美丽而聪慧。虽然自小怯弱多病,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所谓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心灵纯真,坚执于感情与理想的追求。孤高自许,目无下尘,不善于掩饰自己的言行,常用比刀子还利害的话语投向庸俗与虚伪,以至被周围的人以为刻薄专挑人的不好。在礼教森严,人际关系势利而冷酷的贾府中,她深感自己寄人篱下的屈辱地位,时时自矜自重,小心戒备。黑暗的环境,个性的压抑,使她内心蕴积着反抗的情绪。在蔑视权势、渴望自由的思想基础上,她被贾宝玉视为从来不讲混帐话的知己,他们由两小无猜而发展为真挚的爱情。黛玉把全部的热情与憧憬都寄托在这一爱情之中。
    
这爱情给她带来更多痛苦的眼泪。她追求的是执着、专一的爱情,薛宝钗的插入及金玉良缘的传说使她疑虑、忧郁。另一方面,由于礼教的束缚,尽管她多次试探宝玉,却不敢明确表达自己的恋情,当宝玉用《西厢》曲词向她吐露衷肠时,她却生气地说他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这爱情更给她添上一种难以痊愈的心病,她不能主宰自己的婚姻,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她无力抗争。于是她不是愁眉,便是长叹,落花与眼泪成为她悲苦命运的象征,如她那首著名的《葬花词》所描写: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又如另一首《桃花行》所说:眼泪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这种强烈的悲剧感与幻灭感既是对自身命运的悲悼,也是对不合理封建制度的控诉。
    
贾母、王夫人为宝玉议婚,终于拣中贤惠明达的薛宝钗,并用凤姐的掉包儿之计,瞒过宝、黛而完成金玉良缘,突出了封建势力的狠毒冷淡。宝玉与宝钗成婚之夜,黛玉在潇湘馆里的病榻上,满怀悲愤,焚去诗稿,呕血而死。
    
哎!一位网友说的好红楼梦影,今犹在。。。。

附《红楼梦曲·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作者:虹鸣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