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曹操墓”看权威缺失
刘晓林
近日有关“曹操墓”的话题很多!曹操墓到底是真是假,真正知道的人不多,对于考古一窍不通的我更不知道。因此对于“曹操墓”的真假我不做评论,我想谈点这一事件背后的思考。有人费了很大的气力来证明某事物的正确性,另外的人却非议甚至否决了。这让人多生气!更重要的是有的非议与否决是在没有理由的情况下发出的!!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人们对学术公信力的信任产生了怀疑,确切讲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已经几乎见不到公认的权威了。
文物界、书画界、文学界、科学界……还有令绝大多数人服膺的权威吗?自然,事物要讲究真。但真是那么好确定的吗?谁也不是神仙。然而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了神仙式的人(真正权威),那将是什么景象!?为了证明“曹操墓”的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列出了10大理由。结果呢?人们照样猜疑重重。中国的学术自身已经丧失了独立性,为权力诱惑、被利益收买。当专家权威被“利益”牵着走,成为财富的枪手、权力的马前卒时,即使你是真正的权威,谁还会信任你呢?为什么信任你呢?当社会被“假”所充斥,你我到哪里去找权威呢?行业的权威理应成为行业“坐镇”、“一锤定音”的人。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权威出现错误的时候,一概的盲信权威也不行。但充当“主心骨”的是需要的,在没有确切证据出现之前权威的认为理应成为定论。否则,整个行业甚至社会便会出现无序甚至混乱。
在这个信任缺失的时代,在这个有知识没文化的时代,在这个热衷自由的时代,在这个极度势力的时代,在这个十分浅薄的时代,如果再没有了权威的存在,“曹操墓”事件的困惑将会层出不穷、绵延不绝。
作者:刘晓林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