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张思燕:亲手种植瓜果,提升创作感悟

Kygn3tuplr6dgjEzUH6VxgfWZLmGh3UG2tpAsSot.jpg

张思燕 荔枝颂词

z9UcUuoKFBI61CXqdrtposdsaMx76uEtUycsJTd4.jpg

​  张思燕,广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岭南植物种类丰富,水果种植与交易的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番禺就已经是水果交易的集市,古人在这里通过种植、贩卖水果获利。比如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有记载:“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

  水果在岭南人的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敬祖时用水果,礼佛时用水果,烹饪时也用水果,水果是日常中最亲切的符号。无论是享乐的皇家园林,还是富商巨贾呼朋邀友,或者“归来高士,退老东篱;知止名流,养安北牖”,都爱用果树造园布景、助兴怡情。无论是南越王赵佗向汉高祖进贡岭南物产,还是盛唐时一骑红尘飞入长安城;无论是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还是欧阳修的“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都使得岭南水果盛名远播,并升华为内蕴丰富的文化意象。

  七八月份的岭南是瓜果丰收的季节,花鸟画家张思燕对岭南树木、花卉、瓜果情有独钟,因为她从小就亲手种植过冬瓜、南瓜、茄子、苦瓜等。最近几年,在她位于柯木朗艺术园区的画室旁,更是四季花开,瓜果飘香,荔枝、龙眼、黄皮、柠檬、芭蕉、百香果、杨桃、杨梅、火龙果等丰富的瓜果种类给她的创作带来鲜活与灵感。

  “历代岭南画家对瓜果的表现都有很多方式,有写意、工笔、兼工带写、撞水撞粉等等。”张思燕表示,居廉、居巢有很多作品表现岭南瓜果,其中居廉的花鸟草虫画中,为数最多的莫过于时令花卉、岭南瓜果的写生,这类作品也是居廉画艺之精华所在,所谓撞水撞粉之法也多是运用于这类作品中,还有高剑父的《南瓜》也让人印象深刻。

  虽然国画不需要太写实,但长期接触、亲手种植花卉、水果,使得张思燕对花卉、瓜果等创作对象有了更深的感悟和思考。“去年创作了一幅荔枝图,我把荔枝的水分画得很充足,显得玲珑剔透,然后把红线女的粤剧名曲《荔枝颂》题写在画上,表现了浓浓的岭南风情。”

  张思燕表示,看着瓜果一天天长大,与瓜果之间不知不觉就产生了共鸣,这种感情就会在画面上自然流露出来。

  简介

  张思燕,广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收藏周刊记者 陈福香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