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权五祥阿拉里奥个展开幕 在雕塑中寻找定向传承和时代的双重思考

2016-11-15 00:00

  11月07日下午,韩国极具代表性的当代雕塑艺术家权五祥在中国的第二次个展,于上海衡山路的阿拉里奥画廊开幕。本次展览动用了画廊三层的展示空间,展出了权五祥“除臭剂种类”、“平面”、“雕塑”、“新结构”和“浮雕”五个系列的近15件作品,同时辅以一个还原的工作室情景及一个独立的文献视频展示空间,试图在最简练的梳理结构上,通过最为直观简洁的视觉方式,呈现艺术家的创作线索。

  展览现场

  然而没有展览线索和结构框架阐述的情况下,梳理显然是单薄的。可若是抛开艺术家的系列创作框架,单纯以视觉切人,去了解权五祥的“照片雕塑”的话,似乎对于艺术家的梳理会变得更有意思。

  《2009年9月》 217.6x172cm 彩色喷印,木框 2011

  在与艺术家的交谈过程中,他告诉记者,自己是韩国弘益大学雕塑系毕业的,受过系统而严谨的学院派雕塑的训练,对于雕塑这门创作语言,本身有一种定向传承又来自时代的双重思考。作为一个雕塑家,作品的长久保存性,材料的选择是关键。然而每一种材料的选择都有属于那个材料背后的时代属性和文化意义,青铜有青铜的时代、汉白玉有汉白玉的文明,因此工业花时代、现代化科技时代也同样会有隶属于这个时代的媒材。而在他看来,如果摄影打印代表了这个时代记录事物的方式,那么泡沫,则意味着这个波普时代的相对主流的社会状态。因此他将这两种材料进行叠加创作,用以反映和思索自身所身处的这个时代的现状。另外一个原因,也是随着科技与快消时代的逐步普世,照片和泡沫变成最常见且易得的材料,以手边最真实的材料还原手边看似真实的物件,这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略带有戏谑效果的悖论。然而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

  《2014年4月》120x310 cm 彩色喷印,木框 2014

  对于问及是否会担心作品难以存世的问题是,权五祥亦表示,作为一个艺术家,希望作品可以留存长久并被后世看到是个理想。但是20世纪之后,作品的保存性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单向性存在的意义。“一件优秀的作品被记住,并且对存在的时代能有影响就足够了。我的作品如今已经比我有名气了,这是我很荣幸的。”

  《鲤鱼与压缩机》184x53x41cm 彩色印刷,综合媒介 2014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展至2017年1月26日。

来源:HI艺术 作者:郁婷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