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11-24 16:27
不是"瓦爷",是文物
正在大家各有所得之时,一个重要人物出现了,他就是临潼县晏寨公社的水保员房树民。打井的第三天他曾来勘查过一次,根据经验这里一定能打出水来,今天再来看看这口井为啥不出水,是否打到"死线"上了。杨培彦说打井打出了"瓦爷",房树民一听,赶忙到了井边,他捡起块砖看了又看,最后又下到井底仔细观察。他对大伙说:"我看这井先别打了,我的一个好朋友叫丁耀祖,在县文化馆工作,在他那里我见过和这一模一样的砖,都是从秦始皇陵收集来的,我看咱这与秦陵有关,它不是'瓦爷',是文物。"社员们不理解地说,这些破东西有啥用。房树民让杨培彦安排大家先停工一天,他骑着自行车到七公里之外的文化馆上报,碰巧在路上遇到了正要回家的丁耀祖,说明情况以后他们立即到文化馆找到副馆长王进成汇报。王副馆长觉得此事有些蹊跷,立即找到了主管文物工作的干部赵康民,一同赶往西杨村打井处,房树民通知杨培彦召集村干部在井边等候。
县、乡、村三路人员在井边会合,对挖出来的残片认真研究,当时赵康民心里非常迷惑,这里距秦始皇陵有1.5公里之遥,秦人把陶俑放在这样远的地方似乎有点不大可能,但是这些陶俑与1964年在秦陵附近社员家里收集的一件跽坐俑有相似之处。到底这些陶俑残片是什么,一时很难做出结论,但是井不能再打了,目前最现实的是暂时把这些陶俑残片收集起来,送往文化馆进行研究。
来源:《奇迹背后的故事》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