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南粵熱土,人文薈萃,吸引了當時熱血青春的我從寶島踏上這片熱土求學。廣州美術學院此東南五省之大藝術搖籃,讓我的藝術生命有了一個茁壯成長的地方。在學校內承蒙眾師長的點滴提攜與滋養,不僅是學技藝,同時也在學如何經營自己的人生藝術。
猶記在美院研讀的第三年透過黃一瀚老師的推薦,我認識了當時在廣州畫院的畫家方土學長。他從傳統筆墨乃至到實驗水墨,面面俱到地體現了他的才情,深厚扎實的筆墨功底,再加上有點叛逆和不食古人殘羹的藝術性格,令人印象深刻且畫面筆趣深藏,又從笑談間氣吐霓虹。我馬上意識到,嶺南的天空在不久的將來,一代巨匠即將橫空出世。我於是經常不辭勞頓至水蔭路的廣州畫院向這位學長討教,方兄當年諄諄啟發,只要見我到訪,便馬上理紙研墨、且不厭其煩地示範技法並講述大寫意之妙諦,啟發後輩。而我目睹方土才一落筆猶似解衣磅礡入無人之境,隨緣成跡奪造化,剎時間令我憶念起孔子當年問道於老子而感「遊龍之嘆也」。我從此就開始推薦自己身邊的同學友人,或收藏家與愛好者,可多多關注畫壇此號人物。果不出其然,在往後的幾年中,方土不僅跨刀相助當年在華南地區最有影響力的民間美術機構即逸品堂與大方齋,並擔當策劃總監,在當年也確實起了很大的迴響,日後也漸漸的在藝壇上嶄露頭角,晉而榮任廣州畫院院長。我靜以思之,方土的成就絕非職務上的名稱而已,而是那具有外師造化的穿透力、和中得心源的藝術感染力。
光陰荏苒,回台也十餘年,除了傳道、授業並於電台媒體講述華夏文化之餘,其他的時間都用在筆墨的練習與創作上。近又獲貴方廣州畫院肯定,獲頒廣州畫院名譽畫家。九蟬我當飲水思源,點滴在心,嶺南藝壇、廣州畫院、中華熱土,他日有成必定竭進一己之力,為兩岸藝文推展效力,亦念茲在茲,唯盼與畫院間能互有交流,以長藝業與眼界是禱﹗也祝願廣州畫院30周年之院慶,並為推廣中華文化矗立於世界舞台而歡呼!
2012年 端午佳節 胡九蟬 敬書
作者:胡九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