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书法是一座高山
中华经典优秀传统文化是浩淼的大海
是一切艺术的源头活水
书山问渠——就是激励自己惟有不断问渠于海
问渠于天地万物
问渠于真我本心
书法才能方得始终
方得大道
——赵彦国
2025年7月25日下午3点,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书山问渠——赵彦国书印展”在中国美术馆四楼开渠厅开幕。
展览现场
作为2025年中国美术馆策划与研究专题系列展之一,本次学术邀请展共展出赵彦国博士书法篆刻作品四十余件,既有温文尔雅的行草书经典美文之作,如洋洋洒洒的行草书苏东坡《前后赤壁赋》十四条屏,又有独抒胸臆的自作诗文作品和金石篆刻作品,其书印风格,古朴厚重,蒼茫雅逸。最为可赏的是,他的古籍批注和读书笔记古意漫漫,文采斐然,全面体现出一位师古、研古、融古、变古的书家所必备的综合修养,为当代书法学人树立了良好形象。
开展仪式上,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安远远、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邱振中分别致辞。陆永泉、王洪俊、俞锋、杨永生共同为巨形印章“龙吟盛世舞春风”揭彩。
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安远远 致辞
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安远远表示,本次展览体现了中国美术馆坚持学术至上、艺术至上的理念,旨在推举艺术与学术成就斐然、且能真实反映当代艺术精神风貌的杰出艺术家。作为当代中青年书法博士的代表人物,他精研书史及书学理论,于中国历代文人书法中探赜索隐、钩沉致远,以坚实学术支撑起了其创作根基。他的书法主张“诗书养气”,重在精神气韵的表达,常以传统文学经典美文诗赋、名句箴言等为载体,又多以自作诗词随笔,与古通息、以文养书,彰显了时代精神,呈现出“文气”底色、“雅正”格局、“自然”质感。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群体中,赵彦国以学者之严谨、艺术家之敏锐,溯本追源,书文相生,传递了书法的古韵新声。
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 致辞
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对赵彦国的书法进行了总结,认为其具有三个特点。首先是第“专”,赵彦国是典型的科班出身,本科与研究生阶段都是书法专业,有深厚的书法功底。其次是“博”,“博”不仅体现在他的学历层次上,更重要的是,通过广泛涉猎与深入研究,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后是“精”,他将一生都投入到精心创作之中,打造精品力作。赵彦国诗书画印都比较擅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广博的知识储备。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邱振中 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邱振中认为,对传统文脉的守护,是一种遵循古法的渐变,是赵彦国站在诸多书法大家的肩膀上一次次攀登,是融入时代充满活力的转化。其作品恪守古法,又饱含现代审美意趣与个性表达,生机盎然。其精研笔法,点画力透纸背,骨气洞达;章法布局,于传统之中巧妙融入现代视觉构成理念,气象浑然而格局常新。他的创新不仅在于当代文人精神的重塑,更与时代审美的整体表达相契合。如《道德经》等典籍为主题的创作,通过屏风形式呈现,结合中式家居美学,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空间;又如引入镜面、纱幔、部首解构等装置艺术,突破传统展陈模式,营造虚实相生的空间,将文人书法的“气韵流动”转化为可感的多维体验。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在作品的选择、内容的呈现以及整体结构的布局上都经过了精心的思考。赵彦国在展览现场表示,展览首先应回归书法的本源问题。熊秉明先生曾指出,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审美方式的艺术形式。面对这种人们早已司空见惯的艺术形式,赵彦国选择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姿态,溯源而上,回归中国书法的经典传统以及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之中去探寻其本质。
他强调,书法的核心在于“文”与“书”的关系,以及人与作品之间的联系。他希望回归原点,对这一关系进行深入打磨与锤炼,应从传统经典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学中汲取养分。在他看来,古典文学是中国书法最重要的营养源泉。如果书法缺乏文气、雅正之气,无法体现人的道德情操,那么它就无法与历代文人志士、先贤们所传承的书法精神相提并论。因此,他希望通过回归传统,以平和的心态去创作,用手中之笔追溯文化的原则,从而充实自我。
巨形印章“龙吟盛世舞春风”揭彩
巨形印章“龙吟盛世舞春风”
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赵彦国以独特的笔墨语言和深邃的美学精神,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与审美理想。如何守护千年文脉精魂,又能使其焕发时代新辉,成为当代的重要课题。
展览现场
现场专家们一致认为赵彦国以其平实朴素的艺术语言与脚踏实地的学术实践,用日常的笔墨记录了对中国书法经典的守护,对新时代文化自信的践行。其治学,精研书史及书学理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学术支撑创作根基。
展览现场
赵彦国还是一位“书法艺术普及者”。他推动书法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发挥书法的文化功能、社会教化功能,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我们相信,赵彦国的展览将为广大观众奉献一场耐人寻味的审美体验。据悉,展览将持续到8月12日。
艺术家介绍:
赵彦国,1976年6月出生,山东肥城人。正高二级研究馆员、一级美术师、南京艺术学院文学硕士、中央美术学院书法与绘画比较方向博士。现为江苏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江苏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紫金文化英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优秀青年书法家十佳称号、江苏省书协常务理事、南京印社副社长、南京市书协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曾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书画院副院长、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作品曾获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江南文化节翁同龢书法奖等,发表论文20余篇、专著多部。
展览现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