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现场 | 材料叙事与跨界实验:席华个展 “无界之艺” 开幕

2025-08-04 11:42

2025年8月2日席华个展“无界之艺”在HANMO S画廊开幕。本次展览系统呈现艺术家席华十余年来的创作成果,涵盖其潜心探索的各类作品,包括架上油画、综合材料、装置雕塑及创作手稿等。展览通过丰富多元的材质语言与艺术形态,全面展现艺术家在创作历程中的思考与实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8189125ae3978d566acf62e7ef77b13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bf80e1e2492d906ca5abc1b5c8b4d21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5916546ef7bc83f870f419188902e39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f2dc2de45704ad97c9f22f4dd0b1cd51.jpg

展览现场

从金属呼吸到硅胶触觉:材料的跨界实验

席华2002年以废旧钢铁、氧气瓶构建的早期作品,曾入选桂林愚自乐园国际雕塑奖,那些被切割、扭曲的金属构件,如同城市躯体上裸露的气管,隐喻着城市化进程中的暴力与记忆残留;而后创作的“城市呼吸系列”第二套雕塑,则以汽车尾管为核心媒介,在工业废料的重组中延续着对人居环境的追问。这种对金属材质的持续迷恋,恰如艺术评论家冯博一所言:“他让支离破碎的器物在超现实语境中漂浮,既指向过去的工业痕迹,又预警着未来的生态危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a2655503b479e5cd6c2549ff2d54b90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b3cb69636c87a9b11e592913f807a47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cf0095764ba61b9ea402da494583ac5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1139bff1e59120990eaa457e269ea444.jpg

展览现场

《模特绘》系列将呈现这位跨界艺术家在水墨与丙烯领域的实验。这套 2020年获北京国际当代水墨设计展优秀奖的作品,以橱窗模特为载体进行涂鸦式创作,疫情期间的线上荣誉与此次线下首展形成时空对话,作品上的笔触在具象与抽象间游走,探讨着消费社会中身体符号的异化。

从2015年俄文机械工具书的涂绘手稿,到2024年激光雕刻与手工焊接结合的不锈钢作品,席华作品中材料的转译从未止步于复制,而是通过电脑处理的可变元素,让每件作品成为不可复制的“单品雕塑”。

从桂林水塔到泛东南亚:地缘与日常的视觉叙事

《乳胶榴莲》以乳胶、硅胶模拟榴莲的尖锐外形,却暗藏柔软触感,视觉与触觉的反差暗喻着该地区殖民历史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之呼应的《大果系列・榴莲飘香》油画,则通过布面笔触的细腻与豪放,将水果的形态转化为文化身份的符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af21d0a4981e22bda3a0f983640cb727.jpg

《 铝材综合作品12件》铝制用品、油彩丙烯等 尺寸可变 2014-2025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e0cb5899407562bb8f9b3fa443c3e8e0.jpg

《大果系列·榴莲飘香》 布面油画 155×155cm 2018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7993f754aa0acfabed6fab4c5d221668.jpg

《蓝榴莲》 锡纸、牛皮纸、油彩丙烯裱于油画框上 23×26×4.5cm 2025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b8d013df1524be1f2dc01c28a179fe92.jpg

《铝榴莲》铝焊、链条等 高 76 厘米,直径 40 厘米   2025年

席华总能从日常物件中嗅出美学意味,让老砖老瓦、玻璃酒瓶在语境转换中焕发同质异构的光彩。持续近十年的《盒子上的绘画》,36件快递纸盒绘画,以及30件《日常·碎片》创作共同构成了席华 “在地性创作” 的轨迹,这种从微观日常到宏观叙事的跳转,正是其作品“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魅力所在。

无界之艺:席华的艺术坚守

作为桂林当代艺术的“独行者”,席华始终与主流保持疏离。“他像一位孤独的城市英雄,在桂林南郊的废弃水塔里构建着魔幻世界。” 策展人林松在评论中如是写道。作为远离艺术市场中心的创作者,席华的工作室设在二十余米高的红砖水塔内,那些被收集的旧机器、铝板、瓦片,在他手中成为批判现实的媒介。他的作品像一面镜子,折射了城市变迁中的孤独与隔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a62a5879e301c025360c312ab20a3720.jpg

《马》 锡纸、牛皮纸、油彩丙烯裱于油画框上 26×23×4.5cm 2025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897066b9a5687a490ea17e4e7bd3bfe5.jpg

《悟空》  布面油画 20×30cm  202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a56d19fcd99fb40eeacc3512fe76ed6d.jpg

《足球少年》  布面油彩 30×24.5cm 2015年 

这场横跨架上绘画、综合材料、装置雕塑与手稿的展览,不仅是对艺术家 “依形而制,随物赋能”创作哲学的全景式诠释,更揭示了材料作为艺术语言的无限可能。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2日。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