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德哲黑格尔素以冷静和理性著称,其在《哲学史演讲录》叹道:“真要说三,太难了”。比起“三”,“四”实际上更难“说”了。中国的一个成语和俗语早已讲得分明:“说三道四”;“三”尚在语言的言说范围,“四”被归于不可言说的“道”了。国学特别是《易经》研究家都知道我们古典思想的文明模式:“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太极,两仪,八卦大家皆清楚;唯有“四象”,至今谁也说不明白。国学专家对“四象”和“象”说不明白尚不打紧,以赋型造象为天职的画家艺术家,如果对“四象”和“象”的问题也懵懂,那就危险了!龙门韩城人司马迁对此觉悟得最早:既在《史记·孔子世家》讨论黄帝四面,又在《史记·天官书》指出:“为国者,必知三一”。“为国者”对“三一”的认知状况不必赘言,阿丁的韩城风景画特别是龙门绘画分明呈示出一种宛然可观的“三一”结构风格。
阿丁的韩城龙门题材绘画大概有十多幅了;艺术风格可分为三种:写实厚重型,壮丽浪漫型与写意梦幻型。十几幅的龙门题材作品中,写实厚重型最多(《龙门二》、《龙门三》等)。这既源于阿丁此前(2005年之前)的创作定位和面貌——就是写实主义的厚重风格,也出于作品创作背景的现实审美诉求。这种作品的面貌和风格有两点:(1)肖似相机和手机照片;(2),画家笔触、色彩和心情的时间性劳作成果。首先,不要小看相机和手机上的照片!这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发展成果;睥睨天下的秦始皇、汉武帝看不到,附庸风雅的宋徽宗、乾隆皇帝无此眼福。其次,在现代文化中,摄影已经被接纳为“艺术成员”。第三,五十多岁“知天命”的阿丁奉献出写实厚重型的龙门绘画,依靠的是40多年的艺术磨砺和一如既往的匠心定力。
宋人论画云:“远观其势,近看其质”。对于阿丁的写实型龙门作品,文明内部的韩城人士可以把重点放在“近看其质”上,以便欣赏画家独特的笔触、色彩和心情起伏。对韩城不熟悉的广大读者,则可以“远观其势,近看其质”双管齐下地观看阿丁的写实型龙门作品,既熟悉了韩城地理,也欣赏了龙门艺术。
在阿丁韩城龙门的绘画作品中,第二类壮丽浪漫型的代表作是《九曲黄河万里沙》与《黄河万里触龙门》。韩城龙门就地理形胜的素材性而言,就具有壮丽浪漫气象。中国人妇孺皆知、名载史籍的“鲤鱼跳龙门”即此,大禹凿龙门即此,司马迁笔下的“迁生龙门”即此。
阿丁作为艺术家,其内心气质与龙门气象具有特别深契性。在2007年定居陕西西安之前,阿丁在云南丽江呆了十年,也画了许多丽江素材的风景画,如《月亮河》、《明日的重逢》和《春天的记忆》等。丽江作品的面貌清韵,简单讲,就是一个“丽”字。2014年出版的《阿丁画集》,大八开煌煌230多页,精美而大气,厚重而灵动;素材以西藏人物居多。阿丁的西藏画,既雄壮(山)又悲壮(人),可用一个“壮”字概括。阿丁的韩城龙门作品,属于既壮且丽的艺术创作。
《韩非子·论画》早指出:“画犬马最难,画鬼魅最易”。人物画比犬马画又要难!《阿丁画集》中众多的西藏人物造像,见证着艺术家罕见的工匠精神和劳作分量。喧嚣的观念抽象和无根的笔墨写意已现凌迟之状。英文中的“art”既是技术也是艺术,美术(fine art)即精细的技术和艺术。《阿丁画集》显现了阿丁作为艺术家的精细、精心与精力。技术即艺术的哲理,庄子用“庖丁解牛”的寓言讲得够清楚了!阿丁最近在朋友圈发了几张“厨艺秀”,其意可能就在棒喝“君子远庖厨”的传统观念与故作高雅的文化人士。有了40年的艺术磨砺,有了丽江作品的“丽”和西藏作品的“壮”,阿丁韩城龙门绘画出现壮丽浪漫意境就有了逻辑和精神的规定诠释。
阿丁讲,2015年是他的转型年。浏览一下《阿丁画集》(2014年)与《风景这边独好》(2017年)这两本画册,足见其言不虚。转型既包括题材对象也包括艺术表现。如果说前者只是绘画对象的题材性变换,那么后者就属于艺术语言上从“写实”到“写意”以至“写梦”的表现性升华。
画册《风景这边独好》的丽江风景作品中,阿丁就已经画了《梦中那片美丽的风景》和《梦开始的地方》。尤其《风景这边独好》这幅作品,其色彩和构图最充分地实现了阿丁的人生之梦和艺术之梦:创造一个精神上的壮丽世界。韩城龙门的历史文明就是民族精神上的
的一个壮丽世界。饮水河渭的夸父逐日把华夏民族的壮丽精神演绎到了极致。《史记·封禅书》指出:“三代居于河洛之间”。韩城龙门同样“居于河洛之间”。在韩城龙门,艺术家阿丁的个人梦与华夏民族的精神之梦相遇了,融合了!《一片雨作的云》、《龙门一》、《龙门二》和《风追司马》正是阿丁韩城龙门第三类——写意梦幻型的成功创作。《龙门一》和《风追司马》乃阿丁此类写意梦境的杰作!
在这样的梦境中,阿丁体验到了“地平线的消逝”和“时间的凝固”,以至于对韩城的朋友们说:“文庙不重要,党家村不重要,司马祠不重要,只有龙门、只有龙门!”比起韩城著名的“文庙,党家村”,在阿丁的龙门四重奏绘画中,司马祠重要得多!韩城“文庙”再好,比不过山东曲阜的“孔庙”。“党家村”再好,比不过北京众多的明清建筑。韩城龙门山上的司马祠却既具有唯一性,也具有精神性和世界性。阿丁龙门绘画的最大意义,即对此作了原创和重要的表现。
从《龙门二》的写实,到《九曲黄河万里沙》的写意,再到《龙门一》的写梦,最后在《风追司马》的“写史”(魂),阿丁绘画的龙门四重奏达于终章与高潮。阿丁的《风追司马》酷似西藏时期的布达拉宫作品,重在司马迁辉煌与崇高灵魂的表现,辉煌与崇高也成了这幅作品的精神气息。里尔克《朝圣》写道:“在圣灵中的呼吸,是另一种气息,像一阵风”。《风追司马》洋溢着司马迁的圣与灵!
人类艺术史上,贝多芬没有完成他的《晚期四重奏》。好莱坞同名电影A Late Quartet对之有生动感人的图像表现。尽管获得诺奖,诗人艾略特同样没有完成他的《四个四重奏》。人类思想史上,老子《道德经》把黄帝四面转换成了“宇中四大”;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则以“天、地、人、神”的四重奏来回应,明确将之视为“艺术作品的本源”问题。祝福阿丁:人书俱老,再铸辉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龙门四重奏,进一步完成自己的艺术四重奏。
2018年9月
高从宜:留德学者,哲学灵智论创立者,陕师大基督教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北京易成文化公司学术主持。
作者:高从宜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