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现场 | "材质与表达" 十周年特展正式开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8/ffd6911b4beec645ab814845c12355a7.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8/5967b4acd924efbbb312653708a70962.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64f93975823f70507ebfeb42864e484c.jpg

展览现场

  “材质与表达”十周年特展

  「Materials and Expression」10th anniversary2025.7.5-2025.8.5

  文 / 彭锋

  图像生产曾经是当代艺术的主要形式。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有了更加便捷的图像生产技术,图像很快就泛滥成灾。图像以最有力的方式给图像去势,从而将艺术逼回到更原始的形式,逼回到材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82b5c022adea51c39d69c35ac825137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747dd2952917fdd6cedcf0a3892208aa.jpg

艺术家李洪波展览现场

  图像的直观和暧昧,让它在跟语言的竞争中取得了优势,在20世纪语言转向之后,很快就迎来了图像转向。但是,当文生图技术发展起来之后,图像与语言之间的区别就不再重要。只要文字可以生成图像,图像就可以还原为文字。文字与图像都是符号表达,它们之间可以自由切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16b1a3cd2fade3c040fe4d0dc7a876e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0de4e513eca13b2cf78279c7cc9cb007.jpg

艺术家张晓栋展览现场

  但是,作为符号表达的图像需要依附某种材质,否则就无法得以显现。但材质可以不依附图像,材质无法还原为图像,更无法还原为语言。人工智能可以征服语言,进而征服图像,但无法征服材质。如果人类面临与人工智能的竞争的话,人类或许在材质领域尚有胜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8/107c8ff9870f136830e703530faac5f3.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ae34f02ede8f608e71991dda48a236c2.jpg

艺术家庄红艺展览现场

  在相似律被图像生成技术祛魅之后,人类或许只能靠接触律来维持人性,在完全透明的时代维持某种暗箱。事实上,离开某种形式的暗箱操作,艺术就不再存在。在这种意义上,艺术与巫术一脉相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cc05b51377735639c5a264443c6430a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cfdabfee02d7346f2808342077194325.jpg

艺术家罗璐展览现场

  共同艺术中心从一开始就关注艺术中的材质。十年前中心的开馆展“纸是”,展出了一批以纸为材质的作品。十年后初心不改,再次展出以纸为材质的作品。与媒介只是让图像显现不同,材质展现自身。如果我们从中看到图像的话,那也是材质决定的图像。当代艺术在图像思维疲倦之后,会迎来材质思维吗?在图像转向之后,会出现材质转向吗?材质能够不借助文字和图像进行自我表达吗?这个展览和共同艺术中心的十年坚持给我们提出了问题,或许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

  2025年7月8日于北京大学均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3a415245a0edb8a922a92f938e6c943a.jpg

艺术家李洪波展览现场

  “材质与表达十周年特展

  「Materials and Expression」10th anniversary

  展览时间:2025.7.05-2025.8.05

  策展人:彭峰

  Curator:Peng Feng

  展览地点:共同艺术中心

  Concordia Art Gallery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345f25b835e3442cc4021c374c13592b.jpg

展览现场

  共同艺术中心于2025年7月12日推出「材质与表达」十周年特展。本次展览由彭锋策展,呈现李洪波、罗璐、庄红艺、张晓栋四位艺术家以纸为媒材的作品。自2015创立之初,共同艺术中心便始终聚焦艺术创作中的材质语言。十年前,共同艺术中心以开馆展 “纸是” 开启对纸材质的深度探索,展出了一批极具先锋性的纸艺作品;十年后初心如磐,再度以纸为核心媒介,延续材质与艺术表达之间的深层对话关系。展览持续至8月5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4ac98ab4dcb2c1d9dfa4118377dc815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b726135af54a241fa6c6d6d7e8e36d62.jpg

艺术家张晓栋展览现场

  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材料的选择往往成为艺术家观念的延伸。李洪波以纸张这一古老媒介为载体,颠覆了雕塑艺术的静态本质,将“柔韧”与“流动”注入凝固的形态中,构建了一场关于视觉欺骗、文化隐喻与物质觉醒的哲学实验。他的作品不仅是对传统雕塑边界的突破,更是一场跨越东西方艺术逻辑的对话。他的纸雕艺术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对材料物理属性的彻底重构。借鉴中国传统纸灯笼的蜂窝结构,将数千张薄纸通过特殊粘合剂逐层堆叠,形成兼具韧性与弹性的纸块。这种结构使得原本脆弱的纸张既能承受各种工具的切削,又能在外力作用下无限延展,一个看似坚硬的头像,可被拉伸为十米长的纸链,再复原如初,仿佛被赋予生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1e309a4b1336932b14ec47ec90eab32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a834e68de3fc06b752271fecd82fb32b.jpg

艺术家李洪波展览现场

  艺术家庄红艺以原本柔软的宣纸堆叠出绚烂的色彩花海,他巧妙运用喷涂技法,让观者在不同角度能领略到截然不同的色彩世界。当人们观看和解读世界时,总会带着特定的视角,而庄红艺用最直接的方式,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不同视角下世界的千差万别。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c3ed1e2f5b7cacb4ca0413a35be5770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dee2cda155033fe75c4352c1f6e91d44.jpg

艺术家庄红艺展览现场

  庄红艺的 “花城系列” 最终以纸本作为最佳的材料呈现,而纸本正是他创作灵感的源泉,这灵感源自中国潍坊的传统艺术。每到过年前,潍坊都会印制大量贴窗用的窗花,图案多为玫瑰或牡丹。这些花儿在特定季节的集市上绽放般铺开,给庄红艺留下了极好的印象,成为他心中一份长久留存的记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e221352a30002a2ab65292a2c182474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3147ec8e76936fe8fc76cde4772428d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800da64bb3ff5403e7ffeecfcb70e4c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8/18846787fd2b394a3a3780bbb4d8ba6e.png

艺术家罗璐展览现场

  1992年罗璐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1997 年毕业于荷兰密涅瓦艺术学院,同年便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兰记・德・浮瑞兹艺术画廊举办了首个个人展览,初露锋芒便受到艺术界的关注。在欧洲旅居的漫长岁月里,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为她的艺术创作埋下了独特的伏笔。在罗璐的作品中,总能感受到复杂情感的交织缠绕。她对愉悦与痛苦、黑暗与光明的协调,并非简单的拼接,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深刻感悟,仿佛在作品中构建了一个情感的平衡支点,让看似对立的情绪在此和谐共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8/77dbb7dd301302f4c526efe5ddba0279.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8/dea10b3a8dc1fdbd441b91046303f235.png

艺术家罗璐展览现场

  她以一根根的线为媒介,在编织的经纬之间,将原本无生命的材料赋予了蓬勃的生命力。那些纵横交错的线条,像是她内心思绪的延伸,每一个针脚都藏着自我探索的印记。欧洲的人文气息与东方的内敛底蕴,在她的编织中悄然融合,让作品既有细腻的情感温度,又有跨越文化的深邃意境,成为她与世界对话的重要方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8/ef0b5b2322d77687d85911b7e3bb16cf.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8/cca173bda0d0898f16c442f5a08cfba3.png

艺术家张晓栋展览现场

  艺术家张晓栋是龙鳞装书籍艺术非遗传承人。他发展出的“千页艺术”,用纸的叠压就形成了景的隐显,远观万千气象、古韵奇观,近看鳞鳞相叠,如坠梦境。千页艺术的核心魅力,在于它用物理的堆叠制造视觉的哲学。张晓栋以纸为刃、以叠为墨,创造出独特的“二点五维空间”,这种视觉张力被夏可君老师称为“万物呼吸的共振”。纸页的凹凸形成微型山谷,光线在其间折射、漫射,色彩随角度变幻明暗,如同为传统山水注入了“动态的皴法”。画面不再是凝固的平面,而成为承载“时间褶皱”的载体。张晓栋找了一种新的创作媒介,看不到任何西方的影子,它深深的扎根于中国文化根脉,但又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世界化的语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8ad47488f20d122083a460ad49220b2d.jpg

艺术家张晓栋展览现场

  张晓栋以纸为舟,载着我们穿越物质与精神、传统与未来的交界。他的千页艺术,在每一次裁剪与堆叠中质问:何为永恒?当宣纸承载的敦煌烟云在展厅中呼吸,当《红楼梦》的悲欢在鳞次翻飞中复活,答案已不言自明,永恒并非不朽的标本,而是将文明基因注入新媒介的律动。

  ABOUT CURATOR

  关于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d53a9b7846de6d9a0789aa51283bf4b2.jpg

策展人彭锋

  彭锋,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院校艺术学理论本科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国际美学协会副会长、中华美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出版多本专著、教材和文集,策划艺术展览100余次,撰写音乐剧、话剧、舞剧、电影等剧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3d4a709c748e028460a05b5e2b7e700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890d8d00eed9100f83be7a611e049b93.jpg

共同艺术中心英文正式更名

  自即日起,“共同艺术中心”的英文正式更名为 Concordia Art Gallery。

  此次更名不仅是品牌形象的全面升级,更是我们十年发展历程的承接与新阶段的开启。“Concordia”意为“和谐”“共识”,延续了“共同”作为核心理念的精神内涵,体现我们持续推动中国传统技法的当代转换、与多元文化的对话、以及助力中国当代艺术共创、共建、共享的创新业态的初心与愿景。

  过去十年,我们因共同的理念而汇聚,因共同的平台而连接,因共同的价值观而前行。未来,Concordia Art Gallery将继续秉持开放、多元、创新的精神,与全球艺术家、藏家及观众携手,共同拓展艺术的边界与可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8/91b530e3feec2017c7515aeb2227c5c5.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aac32d11b08f5d1d5d6d042aa1b6fcf6.jpg

"材质与表达"十周年特展

  展览日期:2025年7月5日–8月5日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 10:30–19:00

画廊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2号路798艺术区707街B03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8/8c82d62cb3b8f450d2c9733e98e998b6.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8/7b7f661cdc870a2e5e52a2c7fa06e06d.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508/69e3a53add341c724511712647fba782.gif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8/d175fcc623a3c81ae88943e4fdecb1f5.png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作者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