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5年8月9日,「2000—今日,艺术的多元叙事:今日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在今日美术馆1号馆正式开幕。 本次展览集结国内外26位当代著名艺术家,包含方力钧、岳敏君、尹朝阳、 谭平、向京等艺术家原作。方力钧职业生涯最大尺幅油画罕见亮相,35米原作曾于2006年今日美术馆开馆展“今日方力钧!”中首次面世、完整展出,本次展出21米原作核心部分。
展览现场
本次馆藏精品展通过两大甄选单元,聚焦中外艺术家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创造性探索。
贯穿本土与全球当代艺术代表作。从本土叙事到全球对话,从世纪初的玩世现实主义对集体记忆的解构到新媒体时代对生态危机、地缘政治等全球议题的回应。融合抽象&具象、纪实&表现、传统&前沿的多元面貌,包含油画、摄影、装置、涂鸦、雕塑、影像等多元媒介,记录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场域的发展图谱,全景式呈现新世纪视觉档案思考当代文化的多元可能性。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字母排序):
苏珊·安可 (Suzanne Anker) 、荒木经惟、陈文令、方力钧、穆尼·法特米 (Mounir Fatmi)、俸正杰、高伟刚、约尔格·伊门道夫(Jörg Immendorff)、卢昊、缪晓春、普杰(Roger Pfund)、苏新平、杉本博司、谭平、克里斯·温莱特 (Chris Wainwright)、王光乐、王国锋、王鲁炎、向京、向阳、杨千、杨心广、尹朝阳、于向溟、岳敏君、张大力
【展览现场】
2000-2010 本土与全球的双重变奏
在市场化浪潮中,这一阶段的中国当代艺术迅速崛起,艺术家们在新媒介与全球化语境中寻求突破,有的开创并拥抱光怪陆离的新风格,有的则以批判与沉思回应社会的剧变。与此同时,国际艺术家在中国的展览活动日益频繁,他们的作品与中国本土创作形成富有张力的对话。今日美术馆这一时期的馆藏既捕捉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复杂心态,也记录了全球化初期中外艺术交流的鲜活图景。
蓝象1号
谭平
布面油画
300×200cm
2005
闲云野鹤之十
岳敏君
布面油画
300×220cm
2004
四重山-新城童谣
于向溟
布面油画
225×165cm
2008
肖像
苏新平
版画
180×270cm
2007
2004/2006,
方力钧
布面油画
共20联(展出12联),每联175×400cm,
2004—2006
来Jorch,咱们走!
约尔格·伊门道夫
雕塑
68×50×36cm
2004
镜花园
展望
2005
如何逃离
陈文令
装置
250×90×90cm
2009
红冰3
克里斯·温莱特
摄影(铝纸喷绘)
152×120cm
2009
神话
尹朝阳
2005
涂鸦
张大力
2007
中国肖像
俸正杰
2009
2010年左右至今 媒介革新与社会介入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2010年以来的当代艺术呈现出更为多元的创作面向。艺术家们以跨媒介实验突破传统创作边界,数字与科技艺术等前沿形式成为拓展艺术表达的新语言;同时,他们将田野调查等社会学方法融入创作,使艺术作品介入现实,直面生态危机、地缘政治等全球性议题。
今日美术馆在这一阶段的展览与馆藏视野呈现出鲜明转向,反映了当代艺术从形式探索到社会参与的深化过程。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技术革新带来的表达可能,更体现了艺术家作为社会观察者的批判性思考。
米少女向京 铸铜雕塑 73×24×20cm 2010
六方会谈
王鲁炎
2010
100413a&b
王光乐
2011
四个音乐师
缪晓春
丝网版画
68×68cm
2011
上层建筑
高伟刚
2011
风能吹到的地方
向阳
丝线、水墨、丝网、不锈钢
229×70×173cm
2013
【展览信息】
名称:2000—今日,艺术的多元叙事: 今日美术馆馆藏精品展
时间:2025年8月9日 - 9月14日
地点:今日美术馆1号馆2层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