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编译Venue: Pilar Corrias, LondonExhibition Title: With a Rhythmic Instinction to be Able to Travel Beyond Existing Forces of LifeDate: October 14 – November 14, 2014 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个展“With a Rhythmic Instinction to be Able to Travel Beyond Existing Forces of Life”日前在伦敦Pilar Corrias画廊举行。展览以一件动画作品为中心,它由数百张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在过去四年间创作的画作组成,每一张都描绘了相同的昆虫——萤火虫(准确的说是Luciola这一品种)。 对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来说,创作这些绘画的重复工作已经演变成了一个自动的过程,就像一部机器或是机器人;而对Luciola的刻画也通过这些重复工作得到了提高。这位艺术家有系统地将这些绘画当作礼物分发了出去,在他认为是冬季赠礼节(Potlatch)的一种形式的过程中使它们的“足迹”遍布到世界各地。在“生命游戏(The Game of Life)”体系中发现的一种算法控制着作品的结构,展示了对非常简单的规则的实施可以形成多么复杂的模式。(“The Game of Life”是由英国数学家约翰·何顿·康威 <John Horton Conway> 在1970年发明的一种细胞自动机)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将画作分成了不同组,每一组画面的选择都按照单独的算法进行。通过这一过程,作品中的“动态图像”就被赋予了自己的生命,而每一组画面的“寿命”则是由细胞自动机的规则决定的。它可以“存活”数分钟,最长可以“存活”一整天。当每组画面“死去”时,其中的一张图画会在屏幕上出现短暂的冻结状态。 除了这件新作,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还从视觉和听觉上改造了这间画廊。展厅入口展示着作品“One Blind Sister”(2014),它是贴在画廊前窗上的可以移动的机械百叶窗,也是观众在这场展览中见到的第一个自动机器。百叶窗似乎会随着街道外的声音起舞。这些杂音之后会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转译,成为在画廊里播放的环绕旋律。这件作品同时向外界开放而又关闭了整个空间,同时起着一种连接和分离的作用。一组共七幅新的画作挂在旁边展厅的有机玻璃上展出,它们共同描绘了一个花园。这些丝网印刷和墨水画是在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为他的影像作品“C.H.Z”创作的画作的基础上涂掉重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