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5-08-04 13:42
现场合影
2025年8月2日,康靖&郑江双人展“身体记忆”在有边空间开幕,此次展览由韩冰担任策展人,孙宇航担任执行策展人,以“身体记忆”为题,从身体经验和感知对个体或群体的记忆和认知的影响展开讨论,共同展出了两位艺术家近年来创作的雕塑、装置、绘画及影像作品。
展厅现场
艺术家康靖的作品以“骨”为灵感,将枯枝与树脂、青铜相结合,赋予了自然形态以“肌理”,创造出植物与肉身的共生体。他的现场装置《勒》以一棵树自然生长而成的造型作为空间形态延伸的“原点”,将树枝的轮廓延伸至展厅的墙面,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空间感。康靖表示:“树枝即是生命的骨架,众多树枝相互支撑、揖让、竞争生长的自然形态之间的空间,像是生命在相互拥抱,是生命的果实。”这种空间不仅具有形态和审美性,更蕴含着身体和观念性的思考。
康靖《勒》
郑江的装置作品《绵延的瞬间》由蜂箱搭建的塔状建筑物、拍摄养蜂人反复揉搓蜂蜡的手部动作的视频以及用蜂蜡制作的圆盘形体三部分构成。作品的灵感来源于郑江父亲因饲养蜜蜂而不幸摔伤的意外事故。郑江试图通过这些元素探讨困境的主题以及人或社会群体如何面对困境。他收集大量具有使用痕迹的蜂箱,在展厅搭建起纪念碑式的建筑,塔状结构内部播放着艺术家对父亲劳作过程的记录,仿佛是对记忆的再现。蜂蜡的圆形被郑江解释为“太阳的形状”,象征着身体在困境中所展现的升华能量。他以蜂箱筑塔、蜂蜡塑圆,将父辈劳作的体温凝固在材料中,蜂蜡的澄澈则是对血缘记忆的提纯。
郑江《绵延的瞬间》
展览还探讨了身体在艺术创作中的角色。郑江利用中国江南地区特有的传统卧具——棕绷床,作为最新系列作品《朝露》的绘画基底,将画面中极为简洁的形象比作“早晨的露水或夜晚的星辰”。康靖的《骨感》和《骨法》系列则以一根枝或一笔墨的造型为线索,解剖皮肉,展露骨骼,雕塑材料所填充的空间犹如生长的肌肉,给予身体以力量。这些作品不仅调动了观众的视觉愉悦,也引发了对身体作为想象空间的思考。
康靖 骨感2#
树枝、环氧树脂、玻璃纤维|130 × 85 × 70 cm|2019 - 2022
Kang Jing Bony2#
Tree branchs, epoxy resin, fiberglass|130 × 85 × 70 cm|2019 - 2022
康靖 骨感7#
树枝、环氧树脂、玻璃纤维|130 × 80 × 50 cm|2017-2024
Kang Jing Bony7#
Tree branchs, epoxy resin, fiberglass|130 × 80 × 50 cm|2017-2024
康靖 脊树枝、香樟木、大漆、麻布、环氧树脂|50 × 32 × 15 cm|2022
Kang Jing Spine
Tree branchs, camphor wood, lacquer, linen, epoxy resin|50 × 32 × 15 cm|2022
康靖 信天游行为记录、单频录像现场声音|90分钟|2021
Kang Jing Passer-by
Behavioral Record Single channel video with spot sound|90'|2021
郑江 绵延的瞬间3#
蜂蜡|直径92cm|2025
Zheng Jiang The longest way3#
Beeswax|Φ 92 cm|2025
郑江 漫漫
棕床,凝灰岩,蜂蜡,铜,铁|184 × 140 × 87 cm|2025
Zheng Jiang Endless
Tuff on the palm bed, Beeswax, copper, iron|184 × 140 × 87 cm|2025
郑江 白花
凝灰岩、棕绷床垫|149 × 197 cm|2024
Zheng Jiang White flower
Tuff on the palm bed|149 × 197 cm|2024
郑江 铜镜
行为记录影像|
3'05''/2'59''/2'03''/3'04''/13'06''/2'35''/4'03''/3'41''/1'47''|2018
Zheng Jiang Coppe Mirror
Behavior Recording Video |
3'05''/2'59''/2'03''/3'04''/13'06''/2'35''/4'03''/3'41''/1'47''|2018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8月27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