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5年7月29日,“旦夕间”陆璐个展在北京798艺术区作者画廊启幕。此次展览囊括了艺术家陆璐近年来的系列新作。陆璐近些年来所坚持的创作方向主要分为三块。第一部分为以油画为媒介的“从果核中看到无穷”系列,植物或水果的体征被抽离成为绝对形式的要素,那是她所直面的经验上的单纯。第二部分是“时光中的来和去”系列。这些全都是中等尺幅的素描作品,与前者相比,这里的描绘更为具象、现实。但激烈的黑白色对比又不止于风格上的运筹与对象上的显微,事物的褪色将绘画经验拉回到一种思考的初衷:这些生命的素朴亟需劳作的聚光灯。这基于陆璐集中持续的实践积累。
陆璐《成熟时I》纸本素描76x76cm-2024
除此之外还有100张10×10cm的小画,均是纸本作品,叫作“微视界”系列。从2020年到2023年,这些身边的植物一一被陆璐用铅笔画就,记录下来,同时记录下来的也是她这些年持续碎片化的生活状态。而部分油画作品就出自这些小画,在颜色的组构关系中被进一步形式化。
《微视界》作品自述
《微视界》系列,陆陆续续画了三年有余,一幅幅巴掌大的小素描,记录了我养的一些植物的成长中的细微变化。多肉植物如此美丽,名字也各有千秋:八千代、乙女心、鸾凤玉、清盛锦……光是听到这些富于诗意的名字,脑海中就有了一幅幅画面。
多肉植物好养活,风吹日晒不喝水都能活,但是成长缓慢,伺候不对了它说死就死,我喜欢多肉的韧劲儿与脆弱:以我养的“五十铃玉”为例,只有1、2,待到我想画“五十铃玉3”的时候,它偏就大义赴死头也没回。一株植物上的肌理与花纹,和点线面构成无不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令你想不到的是,仙人掌万年不开花,一旦开花美到让人神游荼蘼。植物间自然生长出的叶片与花瓣之间有规律的排列,或相互呢喃、或疏离对立,也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此清晰可见又不可说不可道…
《微视界》系列作品展览现场
《微视界》系列作品展览现场
《在时光中的来和去》作品自述
“我亲眼目睹,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
——肯·福莱特
从“微视界”小素描基础上生发出的更强调绘画性和黑白对比关系的一系列大素描作品,两个系列互为补充,想把我感受到的热烈的 、性感的 、爱恨交加 、纠缠交错的生命的力量,大声说出来。
《微视界》系列作品展览现场
《从果核中看到无穷》作品自述
有段时间,我总喜欢仰望夜空感受宇宙的浩瀚与个体的渺小,又总是不经意低头凝视那些或许永远不被人在意的角落感受“我就是一切”。几本素描日记《微视界》作品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持续至今,它们安静的讲述着我在工作之余碎片化的时间里,用素描这种最为简单质朴的绘画方式去记录那些可能不会被注意到的、装饰了生命的、美丽又富有生命力的形态的局部。
《峡谷》纸本素描52x52cm-2023
《人潮人海中-I-》纸本素描52x52cm-2023
《穿梭》纸本素描60x106cm2024
《成长的烦恼I》纸本素描106x60cm2024
《幽叶缠眠》纸本素描76x42cm2024
《郁郁葱葱》纸本素描76x76cm2024
《微视界》即是我后来的《从果核中看到无限》系列作品的灵感源泉,角落中的细小又被我再次放大到布上,并把它们归纳成了“球状”和“柱状”的两种简单形态,就像生命最原始的冲动和欲望。它们互相挤压扭转又相互依偎共存,或高谈阔论或低声细语,这些生活中的“小配角”踏上了这场从“看见”到“再造”的旅程。我剥离表象,重新赋予它们色彩与形态,在平面与空间、具象与抽象的交界处探索,最终让这些被放大的角落在画布上构建起一个平行宇宙。画布上低维的细胞矩阵,便是我在微观与宏观、有限与无限之间架设的桥梁,它们既是宇宙星尘的低语,亦是生命本初的脉动,与前者一起最终于画布上的翘曲点中汇合,互相摸索着感受那超维度的共鸣。
彩织缠穹-100x100cm坦培拉底布油画2022
两处春光同日语-100x100cm坦培拉底布油画-2024
绿线缝宇100x100cm-坦培拉底布油画2022
青霭抱月100x100cm-坦培拉底布油画2022
青蓝絮语-80x80cm-坦培拉底布油画-2019
时光隧道中窥见一斑3-80x80cm-坦培拉底布油画-2025
双莓圆舞曲100x100cm-坦培拉底布油画-2025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8月28日。
【策展人语】
旦夕间
陆璐要办个展了。这是她人生的第一次个展。我由衷为她高兴。
我与陆璐相识于作者画廊,几年后展览定在这里举办,这是恰然的命运,未早也未迟。
陆璐是个标准的东北美女,一口乡音,相近的直来直去的脾气,很快我们便熟络起来。后来我加入到她的细胞Art,一起共事,加深了彼此的了解,我更为体会到她一直以来的坚持、付出与不易。
陆璐虽要强果敢,意识独立,事事为先,但在艺术上并不是一个绝对自信的人。她一直只是坚持地画,和相近的朋友交谈,但并不会迫切突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因此,很多后来接触的人不太了解她创作上的身份和经验。
当然,她的身份如今太多。我这个P人自然觉得难以承受,但她并不觉得过于辛苦,只认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这是我所敬服的部分。
我回想到一件事迹可以来证实她的自律和我的“堕落”。去年年初,陆璐诞下“小花生”,她就此成为了一名更为努力的母亲,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到了孕前的身形条件(甚至比以前还要瘦),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到了现在。反过来我每天叫嚷减肥,但仅仅自律地行为不过是凌晨娴熟地打开美团。手指轻划,外卖送达。心里默默自责我的大脸不过是罪有应得。
我不知道在此之后她是否还会拥有更多的身份。但对于她来说,比成为母亲更重要的,是对另一个生命的诚实与负责。但同时也可以这么认为,这另一个生命也出自其自身深处,这里深居着等待被她发寻的灵魂,并教导她自身,如何成为未来的自己。这些或具体或抽象的经验幽微地在其创作中思索、发力、平衡。
陆璐喜欢科幻文学,经常跟我聊起《三体》或其他科幻宇宙里的浩瀚、恢弘与波诡云谲。对她来说,这些文字里的叙事驰骋与想象力发散带来一种视觉意识上的生产,也许生物化的圆便成为了其更多想象维度的牵引线索,成为了她消化整个现存世界并开辟另一超验栖居地的视觉模态。也许科幻最大的可能性在于它作为文化增持为一种对未知层次的信任密度,在未知的想象与隔断之中存在着与当下现实共处的诗性判断。就像是陆璐这些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绘画,无论如何,它们的想象形态都出于这样一种现存的现实:这些绘就的形式物是绝对个人化的长期选择与提炼,也是现实对其的存在式围剿。
就像这次展览将要展示的,陆璐近些年来所坚持的创作方向主要分为三块。第一部分为以油画为媒介的“从果核中看到无穷”系列,植物或水果的体征被抽离成为绝对形式的要素,那是她所直面的经验上的单纯。第二部分是“时光中的来和去”系列。这些全都是中等尺幅的素描作品,与前者相比,这里的描绘更为具象、现实。但激烈的黑白色对比又不止于风格上的运筹与对象上的显微,事物的褪色将绘画经验拉回到一种思考的初衷:这些生命的素朴亟需劳作的聚光灯。这基于陆璐集中持续的实践积累。
除此之外还有100张10×10cm的小画,均是纸本作品,叫作“微视界”系列。从2020年到2023年,这些身边的植物一一被陆璐用铅笔画就,记录下来,同时记录下来的也是她这些年持续碎片化的生活状态。而部分油画作品就出自这些小画,在颜色的组构关系中被进一步形式化。
回环交错的圆和物,看似重复,抽枝于消长连绵的日复一日,发轫于循规蹈矩的工作之暇。她认真而充满拙意地度过每一次看似重复的日常经验,并珍视这一经验所带来的普遍的伟大。
因而,陆璐的绘画仍旧保留一种未完成的单纯气,她并非承受不住来自于它法的复杂与欲求,而是她仍在无尽地生长(这生长带有着无限善意的力量),而这生长要远超出所谓漫长的范畴,直至最久远的恒长。
正是由于此,我赞赏她身上从未褪去过的稚气与单纯,并惊讶于在这个不断祛魅的成长世界中,在这样一个难以承载理想的年代里,她竟仍愿相信什么。我们之间发生过数不清的分歧和争吵,但我们却时常共享这一难改其色的稚气和单纯。
每一个旦夕之间,她始终信任着这个世界的疲劳、较劲与可爱。
我由此更为觉得创作多少作品,是否仍是艺术家这个身份并不重要。罕有的不过是继续相信什么的执着。以及愿意多为此做出一些具体事情的决心。
这便是我们所达成共识的经验。
钱文达
2025/7/11
展览现场
艺术家简介
陆璐
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
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公费交换至韩国弘益大学绘画大学院
201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
个展:
2025 旦夕间,作者画廊,北京
参展经历:
2024 “甜蜜的东方”作者画廊十周年群展,作者画廊,北京;
2023 “发展绘画以免落后生活”青年艺术家群展,作者画廊,北京;
2023 “春‘艺’盎然”中国西班牙女性艺术家作品展,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马德里,西班牙;
2022 “叙事现场的她”, 南京宝龙艺术中心,南京;
2018 “出山如江”漳州当代绘画邀请展,漳州美术馆,福建;
2015 6月至9月于韩国白山文化财团B-SPACE艺术驻地计划联展;
2016 “2015阿波罗艺术未来奖提名展“,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2015 暖白艺术小组第一回展,中央美术学院主楼展厅,北京;
2014 第八届艺术院校学生年度提名展凯撒艺术新星,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4 法国爱马仕基金会“艺术8中国奖”,艺术8,北京;
2012 第二届“千里之行”全国九大美院优秀毕业创作展览,西安;
2012 广州大学生艺术博览会,广州;
2011 结,Seoul de Palace,首尔,韩国。
旦夕间
艺术家Artist:陆璐 Lu Lu
策展人Curator:钱文达 Qian Wenda
开幕:2025.08.02 16:00
展览时间:2025.07.29— 08.28
展览地址:北京市798艺术区七星中街F01库 作者画廊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