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上海科技馆、上海市医务工会、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办,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医务分会承办单位,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提供支持的“丝路飞鸟集——宋济昌摄影作品主题展”将于2019年1月19日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隆重开幕。
此次展览展出与“鸟类”主题相关的摄影作品共70余幅,以“丝绸之路”上鸟类分布的点滴影像为主线,串联起宋济昌先生眼中的自然风景、飞禽生态和生活情景之雅集。这是一次以医者之眼去呈现展示的具有博物学意义的摄影展览。宋济昌早年的摄影作品以自然风光为主,对复杂自然环境的拍摄练就了他的摄影技术。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西藏班公措鸟岛拍摄的经历开启了宋济昌鸟类摄影的生涯。与风景摄影不同,鸟类摄影对摄影师的要求更高,拍摄过程中为了把握鸟类灵动的“决定性瞬间”,为了捕捉到真实而自然的鸟类生活,摄影师往往要屏住呼吸,在层层叠叠的伪装技术中完成拍摄。为了拍摄鸟类的生活起居,早出晚归对于宋济昌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从展出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一位医务工作者对鸟类世界的理解——他以关怀生命的视角按下快门,镜头里的鸟就是人类自身。展览以“翎、音、翔、影”四个板块,呈现不同状态下鸟类的美感。聚居生活,大鸟喂食小鸟,时刻保持警惕,空闲时整理羽毛,它们为了领地而争斗,为了保护后代而竭尽全力……宋济昌镜头下的鸟是拟人化的,这是一位医务工作者对生命的关怀。
宋济昌工作的时代是一个医学诊断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上世纪末,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借助器械设备,在诊断效率和质量上得到大幅提升。宋济昌在医务工作中的成就可以被看做这次展览的一个注脚。在他的简历中,主编《五官x线读片指南》、《眼、耳、鼻、喉科影象诊断学图谱》、《眼耳鼻咽喉ct诊断图库》等医学专著的成果也正是一个时代的印证。对技术的专注与坚持是我们理解宋济昌作品的一个重要入口。职业的特性显现在他的摄影作品中。在他的影像资料中,一张图片往往超过100M的尺寸,这是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对他审美趣味导向的绝好例证。
我并不单纯地从技术层面——精准对焦、光影效果、构图完美等层面来选取作品,而是从环境、灵性、瞬间、情感、故事等多方面衡量,并以此在数万张作品中选取了这70余幅。鸟类摄影不只是一个摄影艺术的类别,而能直击人心,对环境,对人类社会产生正面的影响力。我刻意把文件做得巨大,使每一个鸟都比它原本大几倍,几十倍。在一种纪念碑式的视觉体验后,我希望这些作品能激发起大家对生命的反思。
对鸟的亲情的描绘,是作者人文主义的情怀折射,只有心中有爱的人,才会费尽周折捕捉一个个如此美妙的瞬间。
宋济昌先生的摄影带有博物学的视角,这更与他的医生身份相统一。从他的摄影作品中,我们看到一代人的精神图景。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怀揣着宏大的价值和理想。这是一个大时代的强音。
“丝路飞鸟集——宋济昌摄影作品主题展” 中的作品不仅仅只是滞留于色彩和斑斓,而是人类生活的缩影与映射,体现了一位医者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理解和尊重。展览本身更是人类与自然的一次视觉对话,是与彼此“生活世界”的亲密接触,以博物学为理论基调,用摄影的艺术向人们传递生命的奥义。
展览名称
丝路飞鸟集——上海医务工作者摄影作品主题展,宋济昌摄影展
展览日期
2019年1月19日—2月28日
展览地址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B1临展厅
展览主办
上海科技馆
上海市医务工会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
承办单位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医务分会
支持单位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
学术支持
世界华人摄影联盟
协办单位
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上海摄影》杂志
海上摄影文化促进会
上海老照相机制造博物馆
作者:艺术与财富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