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5-21 16:08
[摘要]:钧窑是中国宋元时期北方瓷窑。在钧州境内(今河南禹县),故名。钧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亦称“均窑”、钧州窑”。创烧于唐代,兴盛于北宋,经历宋金至元代。钧窑在烧成上采用素烧和复烧两道工序,在复烧时先用氧化焰,当釉熔融时,改用还原焰的气氛,由于铜的还原作用,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铜红釉,使其出现美丽的艺术效果。
这件钧窑天蓝釉三足鼎是我最近新购得的一件藏品。我十分珍惜,不管是作为投资,还是收藏,凭借它独特的工艺都能轻易地完胜。
钧窑是中国宋元时期北方瓷窑。在钧州境内(今河南禹县),故名。钧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亦称“均窑”、钧州窑”。创烧于唐代,兴盛于北宋,经历宋金至元代。钧窑在烧成上采用素烧和复烧两道工序,在复烧时先用氧化焰,当釉熔融时,改用还原焰的气氛,由于铜的还原作用,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铜红釉,使其出现美丽的艺术效果。这样,就烧出了“窑变”的釉色,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这就构成了钧瓷区别于其它青瓷的另一个特色。
钧釉中的紫色引人注目。各种紫色是红釉与蓝釉互相融合的结果。钧釉的紫斑在工艺上是将青蓝色的釉上有意涂上一层铜红釉所造成的。
后人对钧瓷的紫色的评价极高,民国刘子芬在《竹园陶说》中说“钧窑器一枚,价值万金……宋时紫色如熟透之葡萄,浓丽无比,紫定、紫钧,其器皆纯色。”即青中带红、如蓝天中晚霞的色斑。
这件瓷器,造型端庄,技艺娴熟。器身为天蓝釉质,鼓腹圆足立耳,鼎的一面有“窑变”的紫色斑块,在灯光下有一种莹光般幽雅的蓝色光泽,甚为美妙。天蓝中“偶遇”一点紫红,浑然天成、温润浓厚一如古人的性格正直厚道。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瓷器陶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