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是神仙自能拔宅

是神仙自能拔宅

—读冯健一先生的溶彩油画

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学者美术史论家

   


      读冯健一的画,但没讲清是中国画还是西洋画,是水墨画还是油画。说它是水墨画,其实用的材料不是水墨而是油彩;说它是油彩,但又是水墨画的形式。管它什么画就叫它“画”吧,世界上总是先有物,而后才有名看。记得作者第一次来信说它叫“溶彩油画”,那么就叫“溶彩油画”也行。世界上还不曾有过“溶彩油画”,因而有人看了后说,这不像传统水墨画,有人说这根本不是油画,持否定意见的不少。翻开中外美术史,可以说,真正有前途的艺术一开始都是被人否定的,画史上出现的新的不朽的艺术开始都会遭人咒骂的,傅抱石的艺术开始被人否认是中国画。你要别人都承认,你就要跟在别人后面走,不出格,大家都会说你不错,就应该这样老老实实地画,但到最后,你自己也就不存在了。

       我前年在上海谈了“顿悟”,顿悟不是一下子成功。佛云:“如人生子,乳养而成”。孩子要一下子生出来,这叫顿悟;但婴儿长大还要慢慢来,新的点子经过长期思考,总是一下子想起来,这叫顿悟,但要成熟还要慢慢来,还要吸收各种营养。冯健一的画妙就妙在既不像传统水墨画,又不像普通油画,乃是他独创的绘画,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这一点就颇有价值。我现在尚不说他的画如何如何的好,但仅就“创造”这个意义来说,中国的画家,还没有比他再奇特的了,林风眠先生的绘画是溶和中西的,他用中国画的材料,画出的画来,却有西方之体,中国之骨;冯健一先生采用西方油画材料,画出的画来,却有中国画之体,西方画之肉。有人说:非驴非马也可以嘛,骡子就是非驴非马,但却比驴强壮,比马有耐力。中国创新的画家大抵是或在“老房”上加以修补,或在原基础上另造新房,但冯健一却另起宅基了。“是神仙自能拔宅,何须傍人门户。”但另起宅基任务是更加艰巨的。袁枚《遣兴》诗云:“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中来”,祝愿冯健一先生继续刻苦努力,继续修炼得“道”(得溶彩油画之道),直至拔宅飞升,飞出中国,飞向世界。

                                                                                                1990年于南京

作者:艺术家自助官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