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向暖的诗意

认识赵焜,大概在2005年,当时一起参加在炎黄艺术馆举办的山水画邀请展。她的作品在那次展览中很突出。一个女画家,一个气质偏于古典,姿态端庄,眉清目秀的美女画家,画的竟那么粗狂,巾帼不让须眉!这与她本人的气质反差很大。那一时期,她的作品多描写坡地、原野、荒山,笔意恣肆,构图平展开阔,情绪自由饱满,画面冲击力强,现代意味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山水。其艺术技巧,有西画厚涂法的介入,似乎受到德国表现主义大师基弗的某种启发和影响,但又是中国的、水墨的,恣肆里有朴厚大气的作风,扑面而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赵焜聪慧、和善、不张扬,这种气质,似乎画花鸟更适合,画恽南田式的花鸟,雅致的颜色,细腻的线条,悠闲的情绪——这恰是人们想象中的女画家。哪怕画人物呢,画都市的丽人,画秋水边的闲愁。可赵焜偏偏选择了山水,固然林泉情致尚好,但要跋山涉水,在一般人眼里并非好差事。实际的情形也是这样,自古至今,女画家中画山水的少,有行动不便之故,也有另一层更重要的原因:山水画不容易画出自己的面目,传统太深厚,太完备,太丰富,自立与创新谈何容易。其所涉及的问题,多而复杂。

赵焜还是选择了山水之路。她的性格中定然有细致与沉静,有深入描画的诉求和探察究竟的勇气。自2010年以来,她一改前期的粗狂,画面趋于圆融含蓄,有回归传统的迹象,这是在当代视野下的一种回归:有古典山水的韵致,也有当代人对山水艺术的理解与把握,灵秀精雅,丰富而细腻,质朴而清新,埋藏着某种柔和性和理性的辩证统一。气息倾向于清代山水画大师龚半千的沉厚,确也多了一层色彩的跳跃、斑驳之美。这一时期,赵焜把日常事物、现实元素,如汽车、路牌、行人,纳入其中,以此探寻山水画的另一种可能。将古典山水图示与现实场景作自由的架构,古今同体,画面生出了一种新的意味,与当下艺术相类似。当下艺术以混搭见长,也是艺术多元化趋向的表征之一。但赵焜内心深处依然向往古典绘画的和谐统一,钟情于那一层层细致和优雅。

前些天见到赵焜,她说,越画越老实了。老实何尝不是一种踏实。她的基本功好,画面能够不断深入,这样的表达方式与赵焜本人的气质更加吻合,人画合一,画起来才舒畅和谐,才能将本我与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成为一个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家。

赵焜追求的是内在的和谐。如何获取和谐与自然,在她看来,则应该画自己天性所指。于是她画小溪,画水塘边的蜻蜓、小鸟。一潭绿水、一片倒影足以能够打动她柔软的心。那些有名或无名的草木花卉,增添了传统山水画所不具备的情趣,同时也消解了传统山水画的某种庄严感。她认真地、精心地画,一遍遍,一层层,美妙铺展开来,意境显现出来。她渐次远离了程式化的山水图式,她试图从写生中,从眼前景色中发掘属于自己内心的世界,确立自我的语言方式和风格样态。她的笔触轻柔而肯定,墨色润泽而有节奏,一笔一画,都见出修养和功夫。现在她对于观念性的东西似乎有意回避,而专注于一种自然的表达,近乎于执着,却因此获得了新意。

也许赵焜笃信这种回归是有必要的,在近乎繁密的描写中仍能够让人感觉传统的某种气息,同时揉入了她意念中山水美学自身的演进理路和山水艺术本身的逻辑。选择画水塘、溪边这类山水边缘的景致与题材,想必赵焜思考着当代山水画所面临的问题,譬如自我山水图式与古代山水的某种关联与变异,视觉的时尚意识与古老山水画精神的碰撞与融汇。基于此,她揉入了一些光影的表达,似乎从腐蚀版画中也看到了某种启示。这恰是当代中西融合语境下的一种选择。在山水场景中,画些鸟兽生灵,平添了诸多艺术的意味与遐思,也更具时尚感和当代性。赵焜以这种的方式去接近自然和理想。

赵焜的选择是审美心性与文化自觉的契合。她选择与她亲近的山林丘壑,寄乐于画,山水成为她远离尘嚣的去处。她不再描述寂寥的风致,在她看来,那些向暖的春色,城市边界的山林,或者与山川相邻的市区,美不胜收。是的,赵焜在努力培植这种感受,且渐次生长壮大,如今她能够让笔墨足够丰满,足够与山林每一片景色吻合起来了。   

当工业文明进入21世纪,山水画是遗留的最后一处风景。赵焜笃定地守护着。我相信赵焜的山水画拥有温暖与洁净的质地,她笔底女性特有的山林感受——那份温情诗意延伸到画面的每一处,随手牵引,别出机杼。其中丰沛文气,自是与她平素所涵养的林泉之心不无关联。赵焜对作品形式是敏感的,她将所有美的元素,都收纳在墨色里。这种美,最后都变成了人格化的形式,含蕴了人对自我的要求和规范以及对自然的再造,所以她所描绘的风景,似乎可以找到实景所在,却又不全是。我想那更是画家心灵深处的风景吧。 

事实上,读赵焜的近作,观者不再单单执着于风景,似乎从中能够听到人的呼吸,并将自己置身其中。那些有着生命体验的讯息与呼吸,自然地流淌着,超越了最初的某种设定与规范,我们所收获的则是山水之外更宽泛与深远的意义。我看到,赵焜用当代人的眼光,传统的笔致与风情,不厌其烦地描绘着,她知道如何使一个渐渐老去的题材获得充沛而新鲜的活力。

                                          (文作者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博士,画家,美术评论家)

作者:韩朝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