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艺术的灵魂是境界。“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境界是产生艺术美感的根本,是流露在作品中的人生感悟。境界体现着艺术与人生的时代精神。
时代呼唤好的艺术作品,更呼唤有大境界的精品。书画家们以“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为心像,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他们将主观精神因素与客观世界相融合,浩瀚宇宙、天地万物在他们自身修养、学识、情感以至生命的倾注下,美的瞬间便定格成永恒,尺幅之中透射出具有深刻内涵的大美形象和大境界。
大境界·2017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年度推荐:徐生华
![]()
徐生华,1962年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威海市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海洋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书画分会副会长、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化管理学会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作品14次参加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主办书画展,5次获奖。徐生华以中国画画海,尤擅画气势磅礴大海,笔精墨妙、气韵生动,借海舒怀,被誉海洋画专家。作品被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多地美术馆、博物馆、政府接待大厅、大型企事业单位收藏和悬挂。现居北京、威海两地。
胸有波涛 笔下风雷
简评徐生华的海洋画
周积寅
看过画家徐生华的海洋画作品,我有三点感受:首先,徐生华围绕传统山水画较少涉及的海洋题材进行了不断的挖掘和拓展;其次,在营造意境上追求雄浑、博大、豪迈的审美意趣;第三,在艺术语言上追求形神兼备、师法自然、博采众长、雅俗共赏。
![]()
滚滚洪波 136cmX68cm 徐生华
我以徐生华的《智者乐水》、《乘长风破万里浪》、《南海椰风》、《远看山在海天中》、《潮汐之歌》等诸如此类的作品为例来说明我的上述看法。
![]()
海风拂春 68cmX68cm 徐生华
此画包含了徐生华海洋画的典型场景:辽阔的海面上波涛滚滚,礁崖矗立,陡峭的礁石经久地迎受着海浪的汹涌冲击,远处帆船飘摇,劳动的渔夫,海鸥在浪尖谷底从容地飞翔。整个画面带给人一种戏剧性力量,颇有冲击力。尤其是激浪与碓石博击的场面更是谱写出大自然的宏伟篇章。同时画面还构成了一个鲜明的形式对比:卷曲的线条、大笔的渲染描绘出的激荡海水与礁石峻峭、方直的外形形成强烈的反差。深入到画面细节,对海浪的表现最能体现出徐生华的个人风格:惊涛拍岸,巨浪翻滚,泡沫飞溅,奇异多姿。在徐生华的另一些如《海曙云浮日遥遥水合天》、《沧海旭日》、《晨光四射》作品中展现出另外一幅幅画面;撒满阳光的海面上,清晨的祥云托起美丽的朝阳冉冉升起,万里霞光映于海面,顿时山海尽染,波光粼粼,天风海浪,几叶小舟乘风破浪在海上自由穿梭。以上种种,我们足以从画家徐生华作品中可以读出作者主观思想对客观物象真、善、美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
海疆万里起波澜 136cmX68cm 徐生华
从徐生华的作品中,处处可见海浪的力量及其磅礴的气势。这种阳刚大气的作品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北方汉子的铮铮铁骨和豪万的情怀,而且也看到了北方山水画雄浑壮美的气质。
![]()
海滩拾趣 68cmX68cm 徐生华
不仅如此,相信凡是看过徐生华海洋画的人,都能感受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表现出来的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中华民族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所以,真正了解徐生华的人观其海洋画后,不仅会惊叹其海洋画面气魄的宏大,更赞叹其寓意的深刻。可以说徐生华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和对民族历史的象征意义传达构成了其绘画艺术中最富有特色的一面。
![]()
金秋渔家正忙时 68cmX68cm 徐生华
很多人关注徐生华的海洋画,是因为其题材的鲜明特色,但我认为,仅有新颖的题材是不够的。不可否认,当代中国画在题材上的探索呈现出异常活跃且多元的趋势,但其价值的评估不能仅仅局限在画家个人的审美发现或者刻意追求新异的图式等方面,还要注重对新的题材的表现,要顾及社会道德的要求,要肩负责任来引导社会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风尚。我认为,这是一个艺术家创作应该承担的使命与道义。可贵的是,在徐生华的作品中总是洋溢着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所以他笔下的大海,令人振奋,令人激越,荡人襟怀,摄人心魄。即使表现风雨飘摇的场景,也全然看不见让人消沉颓废的情绪。这种乐观向上的情感包含画家对生活、对人的真实态度。他让观画者在艺术的陶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舒展自己的胸襟,涤荡自己的灵魂。同时,大海的特性又预示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正在开创一个富有朝气和活力的新时代。徐生华以海洋为画题来创作,正是对传统山水画内涵的拓展和深化,我想,这才是徐生华寻找海洋题材的真正价值所在。
![]()
神韵飞动 68cmX68cm 徐生华
应该看到,海洋题材的中国画,很久以来较少被涉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在表现技巧上的难度。在坚持中国画以“线”为主的造型原则下,表现变幻莫测的大海,要比表现江河更为困难。经过长期观察、反复琢磨,徐生华终于探索出一种把国画线描与西画明暗处理结合的新笔法,他将国画的笔墨和西画的笔触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同时又保持了中国画的特色,使海浪的形象生动逼真,呼之欲出,这实属难得。所以我认为他的创伤道路是一条开拓创造新领域、新空间,是形神兼备的道路。
![]()
海阔望无崖 68cmX68cm 徐生华
另外,从徐生华的海洋画中我看到当今中国画坛普遍存在的一个创作趋势,即“经纬结合”。“经”是指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纬”就是当今世界上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事实证明,“经”、“纬”恰当的结合确实能创造出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特征的风格来。
![]()
波浪壮阔 136cmX68cm 徐生华
总之,无论在主题、风格上还是在意境上,我认为徐生华的海洋画都值得我们关注。况且徐生华的创作还在不断发展成熟中,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徐生华的海洋画定会成为中国画坛的一朵奇葩。
作者:周积寅(南京艺术学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原载《中国书画报》2009年10月4版
徐生华作品欣赏
![]()
海是壮阔浩瀚 136x68cm 徐生华
![]()
洪波大浪 136x68cm 徐生华
![]()
霞光映万里 136x68cm 徐生华
![]()
涌动的旋律 136x68cm 徐生华
![]()
朝辉 68cmX68cm 徐生华
![]()
谷底浪尖自从容 68cmX68cm 徐生华
![]()
金秋渔家正忙时 68cmX68cm 徐生华
![]()
鸥群翔集 68cmX68cm 徐生华
![]()
为蓝色的守护 68cmX68cm 徐生华
![]()
渔家码头68cmX68cm 徐生华
![]()
乘风破浪136cmX68cm 徐生华
![]()
观涛舒壮志136cmX68cm 徐生华
![]()
洪波涌起 142cmx365cm 徐生华
![]()
南海椰风 142cmx365cm 徐生华
![]()
南极情 68cmx136cm 徐生华
以下作品请横屏欣赏
![]()
涌动的韵律 49x180cm 徐生华
![]()
抱海碧波 49x180cm 徐生华
![]()
生命赞歌 49x180cm 徐生华
作者:周积寅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