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 | 贾廷峰 再“心经”

文 | 裴刚

  十多年前,贾廷峰在瑟瑟秋风里登临九华山拜访于天华峰草庵山居禅修的妙虚法师,心有感怀,随于2014年在太和艺术空间机缘聚合举办《心经 ·妙虚》展。《心经》原出自大部《般若经》,开示般若智慧,《六祖坛经》有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十年前的“心经”展在贾廷峰心中绵延至今,再度引发以展览的方式向内求索般若智慧的“心经”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e019ae088d9fd9fcb09e2ab99e03290d.jpg

阎秉会 心经新写 180x97cm 书法 2025

  《心经新写》展由夏可君担任策展人,汇聚衲子、尚扬、王冬龄、栗宪庭、朱一虹、阎秉会、刘凡中、老赫、曾翔、王非、徐洁、张雅琳、郑孟梅、田卫、周雄波、孙斐、武一、李强、邱启敬、于今睿等艺术家及贾廷峰本人21位,年龄跨度自1940年代至1990年代的老中青不同代际的创作者,人生境遇与作品风貌各异,呈现不同的艺术语言形式,更呈现出不同的生命状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683aa5d2559b86d1ebda464e9ce7c53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8/1272e2d59a3609880110124ae0b16443.png

嘉宾合影

  如果从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关系来看,是多重复杂的互动关系,在似与不似非对称性的状态。如阿多诺“否定辩证法”中看待主体和客体关系的是不可分离的:没有客体,主体不可想象;没有主体,客体没有意义。当然,这恰恰意味着二者的不同或非同一性。在阿多诺看来,“不同”是一种分立、平衡、转瞬即失、有差异的东西。同样,边缘和主流永远在相互不断的运动当中,直觉和理念,清晰和混沌都是相互纠缠的,中国当代艺术所面临的困境和瓶颈,同时也是全球性的问题。在全球当代艺术的发展在70、80年代就停滞了,艺术作为人类智慧的体现,认识论中包括非逻辑的方式理解世界,包括特殊的思维,感知、直觉等等。后观念极端的把艺术推向了权力话语,越来越工具化。中国的当代艺术是对欧美当代艺术的学习、模仿发展起来的,当然也在这个大现象之中。

  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的具体派、物派和韩国单色画运动成为战后亚州现代艺术进程中意义深远的三大流派,都具有东方文化意涵,又都在抽象艺术史的线索上呈现了亚洲现代艺术的面貌。二战后日本前卫书法、具体派跨出这一围栏解构中国书画,以中国书写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共同成就了抽象书写的世界主义。另外,沿杜尚轨迹诞生了极简艺术、大地艺术、贫穷艺术,日本物派跻身于世界。80年代韩国以单色抽象画入世界抽象绘画行列(前卫书法、具体派、物派、单色画系中国文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实验水墨正处于“走出水墨”的进程,既以“中西之上”探索不同于西方抽象的当代表达,亦最终消亡了中国特有的水墨画种论。在80年代的文化思潮的大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同样经历了奔腾的30年。30年间的变化和面对的问题很多,身负着特殊的历史处境下,形式与媒介之间的关系,观念与现实的关系,都在沉重的历史情景之中。

  引发人们从日韩的战后艺术、中国六十年代、抽象现实主义、当代中国艺术的新生点等等不同地域、时代的这些概念、观点、现象的相互关联比较,而产生对当代中国艺术的观察、关照。

  西方的现代艺术主观的以空白的形式,生产出形而上,东方艺术家把现实对象模糊化,使之诗意,赋予禅意。中国艺术家所理解的“空”并非西方语言学中的空(empty),而是东方哲学中的“虚”(void)或者“无”,不是一次性的创造(或者消解)的语言学,而是绵延不断、不露痕迹地回到生活原初日常的行为(或无为)。日常行为在语言学层面可能无意义,但并非语义之空(empty)。正如禅宗所说,担水劈柴也是佛。“空”不是绝对的没有和不存在,而是无中“生”有,是正在转化中的状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09d10f992c85ebce3fec832ac6222aed.jpg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8/a2a622abdadaa51938cd870e967996dd.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b72db79c1a3833ba3c7b8c2a9e881fc2.jpg

老赫 心之经——虫蚀木——种虚造无 木板裱纸刻绘等综合技法 (242cmX60cm)X10 现场大图

  电钻带来的巨大音量和震动,让太和空间宛若一个正在转化、生成中的生命体。来自隔壁装修的巨响,却让贾廷峰兴奋起来:“这不就是老赫作品的配音吗?”作品《心之经》将近3米的长度,占满墙面,凿刻过程中飞溅的木屑与尘埃,悉数置于展览空间的地面......

  艺术老赫(原名吴国全,笔名黑鬼)的“心经作品以电钻为笔,以黑色纸裱于木板上为纸,厚而坚实的媒介与电钻相互碰撞、削割、碾压、钻凿,电光火石间刹那间的生命状态释放于木板之上,激情、愤怒、狂野、异化、撕裂、伤痕在作品完成的当下止息,归于虚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89cd616990aa297e3f31bd829727d8c9.jpg

尚扬 般若 50.5x23 纸本水墨 2025

  艺术家尚扬的作品是“古典气质”和“当代精神”契合的。他常常带着种种新想法来到画室着手实施,但进入了画室又放弃之前的“念头”,渐渐沉淀下来。常常在画室里枯坐、思考中时间流逝而去。煎熬与困顿是平常人所无法遇见的。他所捕捉的“点”是在变化出现后突破延展开来,而不断地补充、纠错下去的“陌生感”。这次展览尚扬的作品《般若》大概也是基于这些缘由,书法作品“般若”,初看有摩崖石刻的金石味儿,不觉间却已悠游于淡泊宁静的"澄怀味象"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9b77f99b91fd01a10d00dcfe9205864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8/bf10fdd3a5602804061bf0880651ec31.png

刘凡中 观自在 34x138cm 纸本水墨 2025

  观世音(Avalokiteśvara)又称观自在,大智慧观察世界自在拔苦,观照世间众生,称其名号声闻而得救。刘凡中书法《观自在》以书写的行动关照内心的相互作用,形成坚实笃定刀笔相融的书写痕迹。又在飞白的墨色里表达宇宙万物与个人心境的相互关照。以书写的文字作为符号、概念、意义存在所构成的人文历史,在此刻即成永恒。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a0d73cebebd255dd6a5db8c0ee0073d2.jpg

田卫 2332-2023-张颠般若 77×28cm 宣紙水墨 2023

  艺术家田衛基于书法的内在精神形成他的水墨方式,随之时间的痕迹、心理的痕迹、历史的痕迹,日常的痕迹,如是等等在他的绘画行动中,形成个人的精神气度和语言形式。“书法”于他却转换为“绘画”,借鉴唐代弘文馆以双勾填墨“画字”的方式,层层积墨法的行动铺陈“画面”,而在宣纸留白处显出字形。田卫用这样的方式“仿”历代碑刻、壁书斑驳“痕迹”,墨色与字形互生,纸面与空间共振。田衛以书写的方式“仿”摩崖石刻的“痕”,追“古意”建立人的肉身与物和空间的潜在关系,延展东方美学中内求内证的传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db089f4cbcffaa68f36294a103738921.jpg

郑梦梅 《心经2018》 60x50cm 布面油画 2018

  郑孟梅的作品《心经》是破坏与重构之间,虚妄与真实之间的方式,抹除“真实”与“虚幻”的边界,却又将两种背逆的属性并置在同一件作品里试图挑衅与打乱观者的认知,动摇你笃信的感官!从而让你重新审视你所熟悉的一切,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比较和切换。她在涂抹与书写的过程中向内发现,获得自在的状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591ccd410e68e39ba006684b33654793.jpg

衲子 心经 97x166cm 竹扇水墨 1998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9ddf66c8a62651e1a4cc13ba5905771d.jpg

栗宪庭 心经 29.5x29.5 纸本水墨 2016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0491b506bb2f6d29b1c9bd482e0d1ff3.jpg

王冬龄 心经 69x136cm 纸本水墨 2025

6683727a25c214fa22060bb441b2763b.jpg

曾翔 117x85.8cm 纸本水墨 2025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cfd4d1dec8af51e41293e97a98d5a73c.jpg

李强 心经 1.8x6.4cm 纸本水墨 拷贝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a792a23bc0c65eafef2d23a01e45b281.jpg

邱启敬 心经 玉米(玉石)微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45ae701816b3fef946a3be5d847c4bf2.jpg

王非 不立文字 160x96cm 纸本水墨 2025

  在多元媒介、语言方式中以精微中显现内心静如止水的李强、邱启敬;于竹扇上铁画银钩书写《心经》的85岁高龄衲子先生的;以敏锐深刻的评论把握当代艺术的新变化阎秉会教授;对中国现代艺术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的栗宪庭先生;备受争议却也极富创造力的“乱书”代表王冬龄、“吼书”先锋曾翔;朱一虹、王非、徐洁与孙斐等一批锐意探索的当代水墨艺术家;年轻一代艺术家周雄波,以笔、以刀、以心,跨越形式与界限,共同诠释“心经”奥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abd5921521ea9fd3bdb8e572e98b2f90.jpg

朱一虹 心经 138 68cm x3  宣纸水墨 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1728aedef56403bbdc3fd457e5694690.jpg

武一 心经20210321 97x180cm 纸本彩墨 2021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b3cb2f551675eaba9cae33f37ffc0682.jpg

孙斐 香灰心经 138x68cm 纸本水墨 2025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15300cf56b2dd328878bc05bc3de01a3.jpg

徐洁 水墨心经 46x69cm 宣纸水墨 2023 拷贝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f8899a6a10b6b35b5a19f7c9ce1e9ba6.jpg

于今睿 般若心经之二 27x24cm 卡纸 蜡笔 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ef601b809ca68db6c6ea92373b615433.jpg

张雅琳 心经 68x135 综合材料 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53bfa66ce9b5401654b418dfe95af7b4.jpg

周雄波 《空谷传声》系列三 63x87㎝ 综合材料 2024

  结语:正如佛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佛学中所说“相”也是世间万物在人心理中的投射。任何存在并不能孤立地自证,必须通过感知来理解与确认。如果体认到所有之“相”都不是“本来面目”,那就把握了真理,而达到这种认识程度并加以运用,就是“如来”,也就是悟到了所谓终极的智慧。


作者:裴刚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作者

    作者

    作者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艺高百利艺术物流

      👍👍
      01周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