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一个“西方取经”的知识型画家

文 | 大发

这幅名叫《鹤与波依斯》的油画是学院派画家袁文彬在2006年创作的,你可以在这幅画的背景里看到传统中国画的标志:遗世独立的鹤,傲骨迎风的梅,气节高彰的竹和雅趣风情的假山,它们一起构成了袁文彬心中的中国本土文化;在这幅画的中间是行走中的德国艺术家约瑟夫·波依斯,这位欧洲前卫艺术的领袖头顶礼帽,斜挎单肩包,表情从容,脚步稳健,你仿佛能够听见他铿锵向前的步伐,他是袁文彬心中欧洲乃至西方文化的代表。在油画里,你能够看到东方与西方、古代与现代的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相互融合,这就是《鹤与波依斯》所要传达的主题。

博伊斯

袁文彬为什么会在作品里表现这样的主题?想要知道答案还得从博伊斯(即波依斯)说起。

其实哪怕你对20世纪的欧洲现代艺术只是一知半解,也一定听说过约瑟夫·博伊斯的大名。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艺术家是当代艺术绕不开的人物,他游走在社会、政治与艺术之间,高喊着“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带领着他的追随者们不断制造出吸引眼球的话题。你可以不认可他的行为艺术,但事实上,他确实深刻影响了当代艺术的发展。

袁文彬

博伊斯这种关注现实的艺术方式启发了袁文彬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环境与社会现状的关注与深度思考,这些思考包括西方生活方式对中国传统社会的颠覆,包括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与融合,包括消费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正是这种知识分子式的质问与反思让一直接受学院式教育的袁文彬没有过多的学究气,也让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而且可贵的是,这种旺盛的创作并没有像学院派画家那样,只把视野局限在自己擅长的那个乌托邦小世界里。

袁文彬把知识型的思考融汇到或东方或西方、或古典或现代的艺术语言中。这种风格出现在早期创作的“麦当劳叔叔”系列和这幅《鹤与波依斯》里,也出现在同时期创作的《竹和波依斯》和“新天堂”里,也出现在此后的“复式经典”和“朋友圈”系列作品里。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槌学院

      沙发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