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5-09-15 13:51
近日,「文明的帆影:从莫奈光影到下南洋福宁号」跨文化展览正式官宣,将于新加坡格瑞艺术空间拉开帷幕。这场以“海洋”为纽带的文明盛宴,由策展人: 李易澄与“福宁号”纪录片制片人: 叶小玉联合打造,获古巴大使馆、匈牙利大使馆等国大使馆及新加坡文化界、收藏界,企业家的支持,旨在串联莫奈帆船题材画作、世界最大仿古木船“福宁号”与古代“黑石号”航海记忆,构建跨越时空与文化的海洋文明对话。
匈牙利大使馆官员(左一)、古巴大使馆大使(左二)
现场合影
据悉,展览灵感源自公元830年沉没于南洋海域的“黑石号”——这艘古远洋海船如今作为“时间之锚”展品藏于亚洲文明博物馆,其承载的古代航海史,让策展团队萌生“以海洋连接文明”的联展构想,最终促成这场“沉舟侧畔千帆过”的跨欧亚文明交流。
双策展人视角互补是此次展览的核心亮点,将为观众带来“理性解读+情感共鸣”的独特体验。策展人李易澄以“跨文化文明互鉴”为框架,梳理莫奈画作、福宁号、黑石号的历史与艺术逻辑,通过专业空间设计与展品动线规划,让三者从孤立存在变为深度对话,凸显“海洋作为文明纽带”的全球性主题;“福宁号”纪录片制片人叶小玉则以“活态航海文明传承者”身份,注入“人、船、海”的鲜活故事——从红木选材的艰辛、传统造船工艺的抢救,到纪录片拍摄的航海细节,让福宁号成为承载工匠精神与航海情怀的“文明载体”,同时联动黑石号的古代航海记忆,形成“古今航海人”的情感呼应。
展览现场
展览以“帆”为核心符号,通过三大核心展品构建“艺术感知—技术传承—历史实证”的递进式叙事。其中,“光影之帆——莫奈的海洋诗意”板块将展出《码头上的商船》莫奈原作,让观众感受印象派“瞬间美学”的魅力与全球影响力;“木构之帆——福宁号的航海智慧”板块,除展示复刻明代中国远洋木船风格的“福宁号”模型外,还设“福宁号诞生记”90分钟纪录片展区,通过制作过程资料、纪录片幕后影像及叶小玉亲笔策展手记,结合新加坡海域历史与黑石号背景,凸显新加坡作为太平洋、印度洋及亚欧“海洋十字路口”的文明连接作用。
展览现场
为打破边界、深化互动,展览特别打造三大“对话场景”:“海洋文明枢纽”专区将莫奈画作光影、福宁号船体细节与黑石号文物特写并置,直观呈现文明交融。
李易澄表示,这场展览并非“艺术+文物”的简单叠加,而是一次跨时空、跨文化的深度对话。通过莫奈画作的“美”、福宁号的“勇”、黑石号的“通”,观众将触摸到文明的温度,真正理解“海洋从未是隔绝屏障,而是连接世界的重要纽带”。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