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Luke Gallery将于2025年9月6日在北京798艺术区正式开幕,并呈现首场展览《常在此时》。作为画廊的首展,《常在此时》不仅是一次展览的标题,它更像是一种宣言,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这个全新空间的诞生是尝试在当今的中国艺术语境中开辟一种新的可能,通过学术导向与独立判断来树立基调,强调艺术应超越短期趋势,成为一个能够承载记忆、回应当下并指向未来的精神场域,让艺术家的探索与公众的感知在这里相遇,赋予了画廊和展览以真正的意义。
《常在此时》既是对“此时”的执着凝视,也是对时间长河中恒久状态的追问。我们所处的时刻不仅是一个历史节点,更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此时。画廊的每一次展览、每一件作品,都是在重申这种与时间的关系,Luke Gallery 的每场展览希望既回应现实的切身经验,又试图在历史与当代之间建立深远的对话。
此次参展的艺术家包括蔡磊、刘讴睿、石冲、汪建伟、王悠、伍伟、薛若哲、严善錞、岳子和张慧,十位艺术家正好构成了这次对话的多重维度。
汪建伟 行于泥浆 No.16,2022布面油画186 x 250 cm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先锋之一,汪建伟(1958年生)的创作跨越绘画、装置、电影、戏剧、行为艺术与多媒体等领域。通过多元的跨学科的方法实践,在视觉语言中融入复杂的概念演绎与思辨深度,构建出一种开放的思考空间,引发观众反思如何理解历史、时间、现实与自身在急剧变化中的位置。与之相邻,作为当代观念写实最重要的艺术之一,石冲(1963-2025)的绘画则呈现一种内敛的张力,他对绘画本体语言的持续探索,将视觉推向更为抽象而厚重的层次。这件作品也是石冲艺术生命中一次重要的精神转向,他通过造访隐逸和修行之地终南山,以抽象风景的方式,将历史、自然与当下现实凝练为永恒的视觉寓言。
石冲平坦与陡峭,2024布面油画 145 x 226 cm
Zhang Hui 张慧 富拉尔基(道北),2024布面油画152 x 152 cm
张慧(1967年生)的作品进一步丰富了展览的层次。他的绘画始终在再现与消解之间游走,画面场景像被舞台化调度般出现,又在荒诞与轻微错位中消解,让观者在观看中感受到一种不安的批判性。画面既可识,又不完全可控,引发对观看本身的自觉反思。刘讴睿(1985年生)则是另一种姿态,他的图像语言带有直面现实的锋芒,将个人叙事、想象与直觉在混沌与和谐之间振荡不息。其核心,是艺术史的厚重回响、个人成长的痕迹与敏锐的绘画洞察,在充满激情与张力的创作过程中不断交融和冲突,并孕育出愈发强大的宛如风暴般的能量。
刘讴睿 丛林4号(光年),2022-2024 布面丙烯、色粉与油彩 400 x 300 cm
王悠 蛮荒之地,2025 布面油画 270 x 270 cm
王悠(1988年生)的作品展现出一种坚韧的力量,画面充斥着群体形象,像是一种集体仪式。不同人物的不同姿态,动作、表情、在同一画面中交错,既有抗争、疑问、屈服,也有宣泄、陶醉与呐喊。仿佛在一片原始丛林中展开一场萨满式的舞蹈,有种怪诞的戏剧舞台感。望向观众的狮子,使画面中的野性力量得到聚焦。像极了一则寓言,在当下充满压力、焦虑、迷惘与欲望的世界,人类的文明面具被撕下,显露出原始而真实的本能。蔡磊(1983年生)的创作以空间与错觉的关系为核心。他不断在二维与三维之间制造张力,使观者在视觉经验中进入一种临界状态。画面的平面性始终在提醒其物理的存在,而光影、色调的运用又不断诱发纵深的幻觉。无论是绘画还是浮雕,蔡磊都善于通过廊道、转角等空间符号将这种知觉矛盾具象化,使作品成为平面与空间、真实与幻象的交汇点。
蔡磊 空间的空间 20250707,2025 布面油画 114 x 100 cm
伍伟 皮毛25-5,2025 木板画布上纸张 110 x 110 cm
伍伟(1981年生)的创作建立在一种极为独特的材料实验之上:他把日常最常见的纸张,经过反复的剪裁、分割与叠置,化为一种近乎“皮毛”的肌理。在这个过程中,纸作为文明最基本的载体,它的书写功能被彻底解构,其纤维的边缘、层叠的阴影与表面的起伏,共同生成了一个新的“物性图像”。这种悖论的结合,使作品具有一种暧昧而复杂的力量。他在重复剪裁、粘贴、堆叠的创作过程,形成了一种仪式化的动作,既包含时间的流逝,也包含身体与材料之间的直接对抗。然而,伍伟并不局限于形式的建构,借由“皮毛”的语境,他把观者引入一个关于人性与兽性、文明与野性、表象与本质的张力之中。与伍伟作品中的炽烈感形成鲜明呼应,薛若哲(1987年生)的绘画则犹如一幕在叙事的临界点上被悬停的片段。他的画面克制而安静,人物与场景常常被凝固和错视,画面中悄无声息地把多个时刻并置为一个现在,仿佛只留下某个瞬间的影子。正因如此,他的作品画面常常让观者感到时间在被萦绕和拉长。观者在他作品前不会看到明确的故事,而会进入一种等待与凝视的节奏。
薛若哲 预备,2025O 布面油画145 x 120 cm
严善錞 湖面#3,2014 布面亚克力、综合材料 167 x 96 cm
此次展览的艺术家们通过各自的路径,让观者重新意识到“此时”并不只是被动经历的时刻,而是被经验、记忆和感知不断重塑的过程。在更具历史纵深的层面上,严善錞(1957年生)的艺术实践显得尤为关键。他通过综合材料与版画的延展,把风景从再现的对象转化为一种时间的容器,笔触之间沉淀着记忆的痕迹,也折射出传统与当代在不断对话与调和中的张力。而岳子(1986年生)的作品则让观者在自然形式的结构与节奏中体会时间的流动,同时感受到内在世界与自然万物的微妙共鸣,他关注通过对事物表象的观察,捕捉其内在结构与潜力,从而让观者感受到比自然更深刻的真实。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