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5-09-26 11:33
2025年9月25日,由上海市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在上海黄浦滨江盛大启幕。本次大会以“设计无界,生生不息”为主题,汇聚全球设计精英共探行业前沿。作为重要承办方,上海大学围绕“设计跨界,文脉新生”核心方向,通过主题展览、高端论坛及特色成果展示,全方位呈现学校在设计教育、文化创新与产学研融合领域的卓越成就,为大会注入“上大力量”。
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出席大会开幕式,与同济大学相关负责人、东华大学校长共同为2025上海设计U35代表颁发证书,见证青年设计力量的成长。
在上海大学展区,四大特色板块构成的主题展览成为焦点,既涵盖非遗与现代品牌的跨界成果,也展现数字技术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
“文脉焕新,活态传承”板块中,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十余年来的实践成果集中亮相,呈现设计师、非遗传承人与品牌合作的创新作品,展现非遗手工艺从传承到市场应用的完整生态。
其中,与马利画材合作的“四季江南”系列提取中国文人画色彩与古诗词命名,色调淡雅;藏族系列以藏香、矿物材料为灵感,风格浓墨重彩;敦煌系列,联合敦煌学专家用科技复原壁画色彩,特别加入珠光元素;“黄河系列”作为土元素原型作品,从黄河流域土色差异与沿岸民俗文化中提取灵感。
促成民族品牌佰草集与德化白瓷非遗传承人携手,以德化白瓷“中国白”的雅光质地与细腻工艺为基底,打造兼具实用与文化价值的限量产品“新七白”系列。
展区同时陈列了成果集著作,系统呈现学生培养、非遗传承人培训的阶段性成效;其中针对上海本地非遗的研究著作也同步展出,聚焦嘉定竹艺、金山染织、徐行草编等项目,以设计助力海派非遗创新。
此外,学校与回力合作的“非遗100家”项目已完成60款设计方案,40款转化为数字藏品,计划2027年完成100款设计,推动非遗与国潮融合走向市场。
“新质领航,数智赋能”板块则展现科技与设计的碰撞。聚焦数字化与智能化设计,依托新成立的上海市设计创新中心,展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与数字人文等前沿领域的设计创新,体现文化保护利用从“数字化”到“数智化”、从“资源型”到“价值型”、从“文化力”到“生产力”的转变。
其中,AI纹样智能生成平台由学校老师自主训练,对外开放且免费使用,用户可基于平台原创版权纹样生成图样,并适配服装、鞋袜等尺寸,直接打印。
数字导览项目通过三维扫描技术,收录福建、山西、云南等地的非遗影像与实体空间数据,打造沉浸式文化遗产保护体验,该技术与国际院校的文化遗产保护方法接轨。
此外,上海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带来的安防巡检机器人、移动双臂机器人等工业设计成果,均已投入企业生产线。
作为“设计协同共同体计划”的实践,“无界之滇,古韵新生”板块呈现沪滇合作亮点。上海大学与云南省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开发重点实验室携手,将云南26个民族的非遗资源数字化——大理扎染互动系统可引导用户学习不同扎制方法,3D打印陶艺设备能直接打印建水黑陶等特色制品,甚至还原彝族服饰“迎秀”纹样,部分3D打印陶瓷作品已被景德镇陶瓷学院收藏。
“文化解码,演绎更新”板块展现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产学研深度融合成果,通过跨学科合作,以现代设计语言重新诠释传统文化,构建可持续的文化创新机制。
“五感江南”互动餐桌融合沉浸式进餐体验与江南文化故事;AI动画《海图》以虚拟故事重构中国传统异兽形象;浙江非遗土布装置搭配AIGC生成视频,未来还将接入AR技术实现虚拟织法演示;首饰互动装置,已在北京落地,夜间可根据行人路线模拟发光。展区同时呈现上海大学对江南村落的保护性规划,以及南大楼、图书馆等校园建筑的更新项目等。
谈及高校在设计创新和产业区域发展中的责任和担当,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金江波表示:“高校需依托知识、学科与人才优势响应国家战略,以跨学科协同赋能地方发展,推动区域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我们不依赖单一专业解决社会复杂问题,而是整合多学科力量对接社会需求,借AI等技术构建数字文化基座,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资产以驱动产业转型。”这一理念正体现在上海大学展区的“一软一硬”解决方案中——“软实力”以文化创意+创新设计焕新老字号、非遗资源,形成新质生产力;“硬实力”整合人工智能、工业设计应对产业挑战,凸显设计对生产力重组的核心价值,最终通过社会需求验证人才培育与学科建设成效。
据悉,9月27日上午,上海大学主办的“激活新质生产力,培育文化新业态——数智驱动下的文化创新与设计实践”论坛将在主会场举行。届时,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葛东波、上海大学副校长王从春、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将出席并致开幕辞。
论坛现场将举行上海市设计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还与台州市文联、天台县委宣传部签署“台州计划”协议,推进地方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意中国设计联盟数字艺术设计专业委员会同步成立,为数字设计领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参展,上海大学不仅为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贡献了“设计跨界、文脉新生”的精彩篇章,更以实际行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传承开辟新路径,为上海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