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如何理解视觉艺术中的“观看”

2015-08-30 17:33

  【编者按】观看是人类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但视觉艺术中的观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视觉艺术与人的观看活动有着天然的关系,它通过观看,构成观看后的视觉图像,显示观看到的东西,同时又作为观看对象向观看者传达信息。

  “观看先于语言,儿童先观看,后辨认,再说话”,英国艺术批评家约翰·伯格在其《观看之道》这本书中以此为开场白,暗含了字面理解之外“观看”的另一层意思——思考。观看先于表达,人通常先观看,后思考,再表达。伯格指出“看”并不只是简单的视力的触及那么简单,它饱含着丰富而复杂的含义,“看”与我们的背景有关,“受知识与信仰的影响”,“取决于个人独具的观看方法”。因为不同的性别、年龄层次、职业、人生经历以及知识背景等,影响了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同时也影响了我们观看艺术的方式。

  【艺术创作中的“观看”】

  “你看到什么取决于你怎么看”,这句话道出“观看”不仅在于观看行为,还需要特定的观看思维和视角。观看中的主体常处于两种不同性质的观看状态中:被动的观看和主动的观看。当人在怠惰和消极的精神状态中,只能看到浮光掠影的和单一片面的图像。他可能会说: “我看到一个人”,但这只表明他看到了一个概念的“人”,关于这个人他说不出任何东西。这种观看事实上把眼晴从心灵的感官降低为纯粹生物性感官,因为它把视觉置于被动的位置。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的观看是主动的观看,观看时带有期待和询问的积极意图。无论画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的漫不经心,但当他作画时,必然是在寻找自己所看见的方面,并将这些方面用可观看的形式构造成整个画面,这显现了他期待和关注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眼睛已不是作为消极接受的感官起作用,看的行为发生于视觉主动去寻找和发现的冲动。

达芬奇钢笔素描手稿《维特鲁威人》,图解了真实的人体比例和黄金分割

  主动观看在绘画中还表现为对事物现状的突破。艺术史上的每一次革新都招来许多非议,其中大部分出于对新的绘画形式的不习惯。伟大的艺术家不会满于看到事物的现状,文艺复兴时代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人对事物现状的突破,就在于发现了人体的真实素描关系,从而把不同运动状态中的人体比例,以及不为人知的人体各部分肌肉、骨骼的明暗层次清晰地展现出来,绘画通过透视和投影,宣告了关于物体关系的某种真相。而当这种观看方式经过几百年发展变成一种习惯性的现状时,现代绘画革命就来临了。

莫奈 《睡莲》1906年创作

莫奈 《阿尔让特依的塞纳河》1875年创作

  主动观看的结果在印象派艺术作品中得到了印证,正是印象派将色彩解放出来,赋予色彩在绘画中前所未有的地位。印象派大师将眼睛直接感受的色块不加调和的用于画布上,比如,画面中的紫色不是用红色和蓝色调匀后涂抹上去,而是直接将红色和蓝色色块覆盖在画面上,它退后看便是闪烁跳动的紫色,凑近了看却是无法辨认外形的色块的堆积。这就是印象派作品的特点,也是画家在写生过程中基于观察思考后,对色彩科学理论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事实上,印象派绘画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这种独特的观看方法,而非简单的描摹自然。

  【艺术欣赏中的“观看”】

  艺术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作品的物质呈现,更在于最终被观看者欣赏的过程之中。伯格认为欣赏与理解的活动过程往往“从自我出发,并最终形成一种过去与现在、传统与当下、自我与文本相互交流与补充的新的意识整体。”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观看者的理解远远超乎于作品本身的内容,观看者与作品之间的交流更重于艺术创作的初衷。

  英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彼得·弗勒曾描述了他对一位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罗伯特· 纳特金作品的欣赏。首先,他见到的是富于魅力的画面效果和诱人的装饰意味,“它直接给人以快感,使人沉入其中”。同时,“可以感受到那些微光闪烁的无尽的色彩,它们是各种柔和红色、层次丰富的紫色调、绿色、桔色和蓝色,其中最重要的是与白色肌肤相联系的具有性感色彩的粉红色”。他进一步谈到“这幅画中充满了激越的性感成分…你用自己的眼光,象双手抚摸一个可爱的身体一样,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抚摸它、琢磨它”。无论艺术家创作这件作品时带有何种意图,观看者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获得了超越画面实体的丰富联想,潜意识中的欲望得到满足。

安格尔 《泉》 1856年创作

  在《观看之道》中,伯格以油画中的女性欣赏为例,对艺术欣赏的过程做了解析。 在《女性作为观看的对象》一章中,伯格指出“女人的风度在于表达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以及界定别人对待她的分寸。”与此相反,男人的风度使人联想起“他有能力对付你或有能力为你效劳。”“男人重行动而女人重外观”,“男性观察女性,女性注意自己被别人观察。”于是“女性把自己变作对象——而且是一个极其特殊的视觉对象:景观!''。也就是说女人是为了取悦男人,“女为悦己者容”。伯格进一步指出,“在欧洲的裸体艺术中,画家、观赏者一收藏家通常是男性,而画作的对象往往是女性。这不平等的关系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文化中,以致构成众多女性的心理状况,她们以男性对待她们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她们向男性般审视自己的女性气质。”伯格由此解释了在男权社会中男人对女性的观看,这样呈现的画作多是为男性的欣赏角度服务的。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龚舒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