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专访】王克举:追求绘画本色的单纯性

  导言:2014年9月18日,雅昌艺术网联合艺术家王克举在北京雅昌艺术中心进行了首轮的艺术品鉴证备案,现场鉴证作品达近20幅。雅昌艺术品鉴证备案服务是为艺术品建立权威的“身份证”信息的重点工程,该项目全面启动,现联合拍卖行、画廊、艺术家展开全球征集,为中国艺术品传承有序、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雅昌鉴证备案服务自2013年5月份启动以来,越来越多艺术家陆续加入到艺术品鉴证与打假的行列之中,本轮的鉴证备案艺术家王克举便是其一。本网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到本轮鉴证备案的艺术家,在对话中,王克举透露到市场上的假作多为早期小幅作品……(申明:雅昌艺术网《2014-09-22 【专访】王克举:绘画不是一种“猎奇”的方式 ,其中部分内容刊误,特此更正,以表歉意。)

王克举在鉴证备案现场

  市场假作多为伪劣临仿之作

  雅昌艺术网:王老师首先跟我们聊一下这次鉴证备案的情况?

  王克举:鉴证备案是对作品真伪的一个很全面、科学,也很有深度的鉴定,是对收藏家或者是对画家负责的重要工作。这次鉴证备案的作品有十几张,整体的流程严密,不是以往单纯靠眼力看一个画家的作品,而是结合采用现在的高科技技术,保真的程度既全面又权威。

  雅昌艺术网:跟我们聊一下您作品的市场何时出现的假作?

  王克举:假作很早就有,以前都要给拍卖行打电话,有时打几次电话才会去掉。那些假画一看就不是我的作品,但签着我的名字。有一些是从我的画册上临摹的。比如我曾经画过一幅《棉花》题材的作品,原本是一张140x160却临摹成一副50x60的,猛一看是我画的,但是只有我清楚。

王克举 写生照片

  雅昌艺术网:怎么讲,临摹的程度是从技法、造型上看出来的?

  王克举:造型上,构图上,包括色彩上一看就看出来了,属于低仿。画家自己很明白画面的节奏、锐度,一般人是临不出这种感觉来的。包括色彩细微的差异,临画的人就是照葫芦画瓢地临下来,不会从全局的考虑,也体会不到一些细微的处理。

  雅昌艺术网:什么时期的作品的假作多一点呢?

  王克举:从零几年开始每年都会有。

  雅昌艺术网:刚才我们聊的是鉴证备案的情况,现在介绍下您近期的展览和创作的情况?

  王克举:近几年基本上每年都会有一次个展,有时最多一年有三个规模大小不一的画展。今年有可能在香港,正在确定时间。这个展览规模不大,二三十幅新作品。

  在绘画中,不会去猎奇独特题材

  雅昌艺术网:新的作品有没有一些新的线索或者是一些新的探索?

  王克举:每次下乡写生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因为每次创作都有不可预知的偶发性。比如说要到一个地方去画画,对那个地域不是特别了解,之前都是通过电话联系,但是不知道那个地方具体是什么样,心里也没有底。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状态,或者有什么样的惊喜,都是未知的,到那儿以后突然是这种感觉,随即会出现一种新的探索或者是画法上的改变,每次都是这样的。因为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会产生一种新的情绪,有一种新的感受,就会相应地有一种新的方式去画它。

  雅昌艺术网:每个地方不同的风土人情,事实上也会影响情绪和创作,能试着去说哪些地方会给你带来更独特的一个创作情绪?

  王克举:虽然我画的风景画都是不同地域的风景,但是我选择的景色基本上还是属于比较平和的风景,我不想画奇特的景致。比如山上长出一棵奇树;或怪石。这些都不是绘画需要的体裁。绘画是要从平凡风景中见到你艺术处理的功底,奇特本身是猎奇,如果靠这个来支撑画面,这跟艺术没有多大的关系。就好像这个人长得很漂亮,你把他画出来就认为你的画不一般了,不会的。优秀的艺术是在艺术本身的探索,自然仅是我的创作情感的诱因和表达的参照。

 

  

静谥的岚谷  150*150cm  2005

  画出地域特点并非是绘画所必需的。写生仅是创作的一种方式。有人愿意或习惯在家照着照片或其他资料完成;有人愿意面对实景完成都无可非议,目的是表达此时此地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地域特点或不同的景色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和想法,画面中自然会出现不同的风貌,他是有里及外的,如果刻意注意地注意地域特点就会忽视艺术处理更谈不上情感的表现。

  如果说经常外出画画会有一些独特的感受肯定有的!如武夷山的风景特别美,青山绿水,很浓郁,也特别秀丽。但是武夷山的周边却很萧疏,有的山曾被火烧过,风景跟里边完全是两个天地。我一开始在山里面画了几张青山绿水感觉的画面,到了它的外围,马上就感觉不一样了,一种惨败的古老的感觉。后来画了《静谧的岚谷》,是一个黑颜色的画面,这幅画后被中央电视台收藏。挺醇厚的一个画面,他显现出来的意境就是传统的深沉的,跟我前面完全不同的感觉,这就是一种不同的对比感受。

西望李家山 180*200cm 2009

  碛口李家山是黄河渡的边上的村落,原来这里是一个繁荣的古村落,三百年的历史,现在都惨败破落了。一般陕北的窑洞都是土的,而这里全都是青砖的。它既有黄土高坡的特点,又有黄土文化的积淀,所以我就画了《西望李家山》,也是黑色调的。

红高梁 200*640cm  2012

红高梁原景照片

  大同郊区的高粱矮矮的,都跟人这么高,穗子象拳头,一个一个密密麻麻的。但山东胶东的高粱,比这房子还高,跟打仗的刀枪剑戟一样的,很有气派。这两种高粱的感觉,对比特别强烈。画的时候心情是不一样的,前面的感觉完全是丰收的迹象,另一个感觉更像战前的刀枪林立,苍劲倥锵。不同的感受采用的就会是不同的处理手法,呈现出两样的效果。

大高梁 160*400cm  2012

大高梁原景照片

  画画是一种书写、涂鸦的过程

  雅昌艺术网:虽然您画的是油画,但在创作中一直强调中国传统的书写、写意的感觉,这种多年的创作你应该是会有自己很深的一个体会?

  王克举:看一幅画不是看画的像什么,而是通过形、色、虚实和笔触,来抒发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就像我们看草书一样,可能看不懂写的具体是什么内容,但能感觉到书写者的精神状态,颤抖的感觉,这是性情的真实流露和情绪的渲染。他不同于叙事性的写实绘画,有空间、体积、有空间深度,还要讲故事。因此绘画性就会受制于一些自然规律表达的制约。比如画一棵树,树干就有受光面、背光面,一座房屋有受光、背光,还要考虑天光环境色光源色等。如此下来势必影响主观色的介入。主观色既是画面色也是情绪色,有时这些自然规律会与情绪表现向悖的。对自然规律的遵守和对艺术表现力的探索,是界定绘画的叙事和表现性质的分水岭。

  在我目前的画面中,我正试图用单纯的形色等因素在不依赖具象形的基础上,从视觉上就有情绪的传达。画的准不准像不像,都不是我最终的要求,心情的释放是我的目的。

 在慢慢的绘画追求中也逐渐清晰了自己的性情特征。我喜欢单纯、热烈、阳光。比如我画风景画,会考虑尽量去掉人为景象的部分,越是自然的越单纯;在艺术处理方面越是绘画的越是本色的。

作者:张桂森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