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5-08-23 11:11
2025年8月16日下午,“力着图景”吴斌、陈清勇双个展于郑州彩虹盒子美术馆开幕。展览汇聚两位70后艺术家近三年创作的58件组作品,以油画、装置、纸本水墨等多种媒介实践,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自觉方法论的艺术样本。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化建国、程兆星,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卢建洲,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冉玉等逾百位社会各界代表出席。
原志阳(彩虹盒子美术馆馆长)
“'双个展'作为彩虹盒子美术馆持续构建的展览序列,旨在以本土艺术生态为基点,牵引跨地域的艺术对话与交流。此次“力着图景”展览将主题聚焦于艺术创作内核中'力'的图景化显现及其方法论意义。本次邀请的两位艺术家——河南的吴斌与上海的陈清勇,同属'70后'一代,皆从油画本体出发,历经装置、砖画、水墨等多媒介实践,其创作轨迹清晰地映现出从具象叙事向抽象表现,材料观念领域的纵深拓展。尤为显著的是,近年来,他们不约而同地将创作重心聚焦于对'力'的视觉化构建与观念性输出,形成了引人瞩目的'力着图景'。"
化建国(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
“吴斌从‘城市景观’到‘自然哲思’的转型,是对中原乡土基因的当代转译;陈清勇将明清古砖转化为文明熵变载体,二者共同书写了70后艺术家的创作方法论宣言。其学术价值远超地域意义,为国内当代艺术创作提供重要参照文本。”
卢建洲(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
“作为吴斌教授的同事,我见证其从学院写实走向观念输出的蜕变。《根》系列以枯笔皴擦重构道家自然观,实质是对手机屏幕霸权的精神抵抗。这种将个体经验升华为文化命题的能力,是高校艺术教育的典范成果。”
冉玉(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作为禾社艺术团体代表,我见证吴斌从‘城市景观’到《树石图》的语言蜕变。这批作品以枯笔皴擦激活中原大地的地质记忆,其满构图形成的视觉压迫感,实质是对消费主义景观的沉默抵抗。陈清勇将明清古砖转化为文化熵变载体,更拓展了油画媒介的时空维度——这场双个展是中原当代艺术创作走向方法论自觉的重要里程碑。”
吴斌(参展艺术家)
“在视觉被数字洪流异化的时代,《树石图》系列是我对自然母体的精神返乡。以满构图消解传统风景画中天地皆求全的构成模式,并非画面形式上的标新,而是引导观者从一味的求全和痴迷宏大风景的传统观看方式上重视微观风景的生机与孤寂。”
陈清勇(参展艺术家)
“古砖裂缝是时空隧道,荧光丙烯则是文明迭代的显影剂。《制造山水》将工业铁屑与明清砖纹熔合,试图在‘破坏性再造’中激活历史的当代能量。”
——开幕现场——
开幕式到场嘉宾:化建国(发言)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著名艺术家、卢建洲(发言)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副院长、冉玉(发言),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院长、程兆星(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著名艺术家)、王国建(郑州大学教授,著名艺术家)、吴京垿(周口师院教授,著名艺术家)、马勇(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著名艺术家)、白致源(鹤壁市美术馆副馆长,艺术家)、曹洁(郑州画院画家)、李兰香(河南报业集团监事)、牛庆祥(美国维纳创意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智强(郑州墨恩设计公司总裁)、朱志庆(樱桃沟艺术园区创办人)、喻昊(河南景逸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跃文(河南山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恒立(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郭长亮(新乡学院教授,博士)、李俊峰(郑州美术学院副教授,油画家)、杨冬(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艺术学博士)、刘亭君(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艺术家)、靳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艺术家)、熊晓东(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讲师,艺术家)、张戈(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教授,油画家)、张鹏翔(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讲师,艺术家)、徐林鹤(中原文化艺术学院讲师,油画家)、黄向前(河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艺术家)、于吉普(河南开放大学人文与设计学院副教授,艺术家)、潘苗(中原工学院教师,艺术家、设计师)、王辰辉(艺术家)、吕兆程(艺术家)、宋文奎(艺术家)、韩行(艺术家)、刘洋(艺术家)、张迁(艺术家)、梅新武(艺术家)、祁海涛(策展人)、李宗文(收藏家)、周海波(收藏家,企业家)、赵军(设计师)、梁汉(灯光师)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